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深圳本土化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实施阶段
作者:高天明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10 人已围观
1.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设计
(1)选择小组合作学习主题
选择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方式是,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课程要求、社会热点三个方面的调查,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其次,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材料,并且询问学生三个方面的问题:已知(What I know),即对于学习主题,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储备;想知(What I want to know),即学习者想通过阅读获取什么新知识;学知(What I learn),即通过学习,学习者有什么收获。也就是采用KWL模式对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进行进一步了解,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意义。
(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主题集合
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主题下,列举一些找到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发展的大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把这些大的概念分成更为具体的子概念或者是相关的概念,最终建立一个概念的集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积极参与者和质疑者,由教师强调大概念的核心问题以及列举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教师也是引导者。教师准备一些跨学科的问题来深化主题。比如说,在艺术学科中怎么运用这个主题?科学和数学课程怎么帮助理解这个主题?在历史学科中,该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可以得到怎么样的发展?该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对于现在这个社区的人有什么影响?这个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国家意义是什么?该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对于学校的学生有什么影响?等等问题。
(3)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主题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之后,学生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并且,学生优化了主题,在进一步探究中确定了可利用的教师和学校资源。在小组的头脑风暴和对教师问题的思考之后,学生能够从这些小组合作学习主题集合中找到他们感兴趣并且是有实际意义可行的点,从而把子概念进行缩小和合并,形成5~ 6个新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
2.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教师观念转变,角色转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可见,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大,教师的力量不可估量。不可否认,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过分信奉教师权威会对学生产生压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享有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受到很大的压抑,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潜能得不到挖掘、个性得不到张扬。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互动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走下居高临下的讲坛,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教师对自己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以多重身份出现在教育教学中。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指导协助,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1)学习的导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机智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同时还要对小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如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任务、时机、时间等都由教师控制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导”要导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候,针对关键问题,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拓展思路、发展思维,获取知识与技能。
(2)参与的朋友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融入其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共情,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困惑。教师的参与给合作学习提供了支持性环境,营造出一个共同参与学习的氛围,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学生才会更加放心、自由地表达自己。
(3)合作的伙伴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平等对话。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作为平等的双方提出各自的观点。当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如小组任务分配不均导致合作学习停滞;小组出现优生讲演、学困生沉默的局面;个别学生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师都能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给予协助,帮助小组走出困境,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3. 如何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首先,借鉴裴娣娜教授提出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实验班同学按照性别、性格、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因素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四个人。这四个人当中,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名,中等水平学生两名,学习困难生一名,并分别将他们进行了编号,上游学生为1号,中游学生为2、3号,下游学生为4号。同时,小组的组合还考虑到学生自信心的高低,尽量保证每个组四个人的信心高低搭配均衡。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1号同学重点帮助4号同学的学习,2号、3号同学互相帮助。这样做的好处有保证各个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强弱的均衡分配,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避免有同学被冷落;小组之间的语文平均水平基本相同,借助激励手段促进组间竞争;有利于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学习及日常行为考核。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