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结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1 人已围观

◎廖虹雷: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
 
深圳是著名的侨乡,多年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魂牵梦萦祖国,千里跋涉回乡省亲,这里固然有亲缘血脉的关系,然而植根他们心灵深处的还有悠久的中华文化,凝聚在他们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结。
 
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的城市深圳顽强生存
 
1.参加深圳市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的学员,对深圳有没有非遗很迷惘。曾几何时,社会上一度流传着深圳是“文化沙漠”以及“没有深厚文化根底”的议论,这恰恰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多年来不懈努力的原动力。从2005年5月开始,深圳连续举办三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3次邀请国内著名教授乌丙安等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指导,参加学习的学员累计300多人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外地毕业来深圳没几年的文化工作人员,有的虽然在深圳也有好些年了,但在他们的印象中同样觉得深圳没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创造了一个中国新兴城市建设史,也给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留下些许遗憾。当年,特区的建设者们,走在创业路上,被“现代化”的理想和国外高楼大厦景象迷住了眼睛,忽视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血脉,无意间荒废了当地许多文化传统,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发展环境。有“千年蚝乡”之称的深圳沙井蚝,被污染得无法在海滩养殖,千多亩蚝田被偏废,很有地方特色的养蚝文化、蚝墙文化、食蚝文化、蚝乡婚嫁风俗等受到严重冲击。编织深圳客家凉帽“竹箔顶”是用优质的单竹做原材料,原来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深爱这种“甘坑凉帽”,但因为编织人员靠做凉帽已难以生存,加上房地产高额利润的诱惑,村里把山上种满单竹的那座著名凉帽山毁了,盖起了高楼,凉帽山变成“凉帽村住宅社区”。没有单竹,全村再也没有一户织凉帽,流传240多年独特的编织凉帽工艺几乎失传。就这样,深圳许多民间习俗、民间艺术,随着农村改造成为社区,原住民陆续迁出,外地移民入住等环境变迁,弱化了文化存在的基础,有的远离了我们日常生活,有的无法靠自然生存,或者失去流行价值而无法延续,更有的因为传人逝世而没有传承下来。所以,文化遗产“生态场”濒临消失,成了“遗”产了,成了我们今天的遗憾。
 
幸亏,深圳市政府历来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工作,早在特区创建时的1980年,大梅沙旅游区开发建设中就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锛、石斧文物。同年,在南山后海和沙井中学附近出土一批古陶瓷。1983年初,深圳市考古人员在西乡华宝饲料厂建设工地上发现东晋、南朝墓12座和元、明墓各1座,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当年5月30日,市政府对“南头古城”“赤湾左炮台”“大梅沙古遗址”以及“宋少帝陵墓”等7处古迹,正式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数十年的调查和发掘,如今全市地下、地上文物古迹1694处,其中,古遗址和古遗物采集点107处、历史建筑1587处;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出土和征集文物超过2万件。根据考古材料表明,深圳这座现代文明城市具有7000年的人类开发史、3000多年的古越族文化史、2000多年的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郡县史、800多年的广府移民史、600多年的海防史以及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和华侨史。
 
2.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寻根访祖,解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困惑。广东省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约有3000多万人,占全国侨界资源的70%。深圳市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有300多万人。在每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上亿人次中,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回乡省亲、旅游、投资、经商的不下几千万人次,特别是回到深圳寻根访祖、探亲访友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乡间,和乡亲父老一起拜谒祖堂,焚香祭祖,同时欣赏几场粤剧,听听客家山歌和广东音乐,看看舞草龙、火龙、麒麟、狮子和渔灯舞等民间艺术,饮饮广东凉茶,吃吃家乡风味大盆菜,离乡别井的焦灼心情马上得到抚慰;少小离家的家乡情结,在一个个浸润历史的民间活动中,慢慢化开。正是这些乡间习俗和历史生活细节,让华侨代代难以遗忘,千山万水永隔不断,这就是文化遗产对“人”的特殊用处,它像灵魂定位仪一样,为漂泊无依的心灵找到精神家园。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基层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正是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月七的“七姐节”、中秋、重阳、冬至节、开灯茶节、妈祖“辞沙祭”等节庆中,循着华侨、港澳台同胞热情参与活动的足迹,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加快了普查工作的开展。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