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陈宜言:践行“拓荒牛”精神,投身特区建设 36 年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深圳建设非常快,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学到,那些老工程师对生活都非常乐观,也很乐意教我们。

主动要求修布吉河桥

我们原来是奔着建设广深高速公路来的,没想到一来就修普通马路去了,那时候心里面难免有落差,但是到 1982 年底,我听说公司接了一座桥,叫布吉河桥,于是我就主动说我要修桥去。

到了后才发现,相对于翠竹路工地,布吉工地的条件更为艰苦。布吉河以前弯弯曲曲,上游养了很多鸭子,长大后卖到香港那边去。我们在下游的一块空地上挖了个坑,河水通过沙土过滤后用来饮用,晚上河边的蚊子又多又大。

还记得 1983 年那年,雨下得非常大,持续时间又长,工地几乎无路可走。布吉河桥建造施工中遇到钢筋对焊的难题,钢筋需要到加工厂焊接好后,再用汽车拉到工地。加工厂位于现在的华强北茂业百货那边,当时去布吉工地不像现在这么简单,要从沙湾那边绕过去。有一次,深夜两点车拉到离工地还有几百米进不去了,雨下得又大,我只好组织人员把钢筋骨架抬进工地,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虽然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还好当时工地里有些大单位来的老工程师,他们经验非常丰富,我跟着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算是一种收获。

参与筹建市政科研设计所

刚来的时候,深圳建设非常快,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学到,那些老工程师对生活都非常乐观,也很乐意教我们,我就觉得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怕苦呢。

1984 年,我在深圳市道路工程公司已工作了两年,以勤劳敬业获得同事的好评。市里根据机构改革需要筹建深圳市市政科研设计所(市政设计研究院前身),我以最佳人选身份被选调到筹备组并委以重任。转战新的岗位,为适应新挑战,白天完成重要工作之后,我还报了深圳大学培训班,强化电脑知识,学习计算机程序编写应用。1984 年 7 月 1 日,市政科研设计所成立。我是 19 人的开创者之一。

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新

罗芳立交桥是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接的第一座全互通立交桥,那时候我是项目负责人。像罗芳立交桥这样的桥梁按现在的标准看那是小儿科,但当初我们的计算手段、一些软件和很多设备都没有,要请外面的人来帮忙算。我们在快速路上引进辅道的概念,从匝道转的时候,通过辅道之间交换,这种辅道设计技术应该算深圳的第一个。

1987 年,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接了“皇岗—落马洲大桥北引桥”项目,这是深圳市重点工程中的重点工程,我是桥梁项目专业负责人。面对“香港车辆靠左行,入境深圳后转换成靠右行”带来的弯斜坡桥梁结构设计难题,在当时设计手段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我提出解决螺旋形引道桥的技术方案,得到深港两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当时没技术手段,也没有 CAD 画图,所以这个技术是有点难度的,都是我们手工计算。当大桥竣工时,《深圳特区报》曾评论:“深圳河大桥的一桥飞架,使得皇岗口岸成为亚洲最大陆路交通口岸。”

2001 年 9 月,我主持东莞水道特大桥的设计。这个复杂的大工程是一场硬仗,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并圆满建成。当时,以范立础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七位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 ”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