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八战英军
作者:周保民 来源:《千年古郡:南头古城》 责任编辑:Kysia 2022-03-17 人已围观
在 1838 年至 1839 年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英勇的新安水师在深港海域先后与英军展开了八次激战,“俱系全胜”。
事实上,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殖民者对我中华觊觎已久,虎门销烟只是爆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康熙八年(1669),新安县展界复乡,康熙明确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新安县军民陆续奉旨建设赤湾炮台等墩台 21 座,所设炮台均隶属于南头城内新安营管辖,防区“东至大鹏营,陆程一百三十里;西至虎门寨,水程一百里;西北至省, 水程二百八十里;南临海”。
“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正是因为有这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中华民族才得以传承至今,生生不息。
嘉庆二十二年(1817),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士林泰斗、书院山长”的清代朴学家阮元调任两广总督。阮元抵粤后,立即视察海防墩台,检阅水师。这位有识之士曾撰文道:“方今海宇澄平,无事于此......然安知数十年后,不有惧此台而阴弭其计者?数百年后,不有过此台而遽取其败者?又若山之 内、山之外,或淤高而耕为田,或浚深而改其道,则 迹未能预料矣!”并于当年年底奏请朝廷增设炮台、 增兵守疆,又于次年二月密陈《预防英夷事略》,认 为英人“恃强贪利,宜多镇以威,未便全绥以德”。 然而嘉庆帝却不以为然,朱批云:“总须德威相济,不可妄动,慎之。”嘉庆却不知,此时英国人的炮口 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1816 年,英国政府再次派遣阿美士德使团来华, 其中有一名为“司当东”的英国人在阿美士德访华前一年就打着迎接英国使团的旗号来到香港,干的却是对香港进行反复勘察测绘的勾当。
对于司当东的行径,《嘉庆实录》卷二九九(嘉 庆二十年十一月乙卯,即 1816 年 1 月 8 日)有颇为详细的记述: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本年八九月间,有英吉利护 货兵船违例闯入虎门。又有英吉利夷人司当东,前于该国入贡时,曾随入京师,年幼狡黠,回国时,将沿途山川形势,俱一一绘成图册,到粤后又不回本国, 留住澳门已二十年,通晓汉语。定例,澳门所住夷人,不准进省。司当东在粤既久,夷人来粤者,大率听其教诱,日久恐致滋生事端。着蒋攸铦等查明司当东有无教唆勾通款迹,如查有实据,或迁徙安置,奏明妥办。将此谕令知之。
阿美士德使团途经深港,并没有急于前往京城, 而是依据司当东的勘察测绘,再次对香港岛进行仔细勘测。回国以后,他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十分详细的报告 ,指出 :“ 从各方面来看,无论出口入 口,香港水陆环绕的地形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良港 。” 此后 , 阿美士德在华傲气十足的恶行,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次港岛之行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赤湾左炮台,林则徐铜像面向伶仃洋
1830年,47 名在中国主要从事鸦片走私贸易的英国人联名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国政府“采取与国相称的决定,在靠近中国的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
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第一次十分明确地提出占领香港的主张,要求英国政府出兵占据珠江口东部的新安县香港岛,因为它非常适合英国的各种目的。
虎门销烟后,时任驻华商务监督的义律写信建 议英国政府使用武力教训中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接到义律的报告后狂妄叫嚣:“对待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一顿,然后再做解释。”英国女王维多 利亚在国会的演说中更是声称,中国的禁烟事件,使英国的商人利益蒙受了损失,也使英王的尊严受到了伤害。英国已决心用武力征服中国。
随后,英军舰队在义律的带领下陆续抵达香港海域。1839 年 7 月 7 日,几名英国水手上岸,在九龙尖沙咀村酒后滋事,殴打村民,其中村民林维喜重伤致死。 林维喜命案更加激起了新安人民对英军的仇视,在林则徐要求英方交出凶手被拒后,他号召沿海人民:“如见夷人上岸滋事,一切人民皆准开枪阻击。”英军不仅难以从岸上取得粮食,就连淡水也不易找到。
义律为摆脱困境,要求英政府立即出兵,强行占据岛屿。于是,英政府马上指令印度总督派出军舰支援。1839 年 8 月底,英军巡洋舰“伏莱基号”到达香港近海。
9 月 4 日,义律与“伏莱基号”巡洋舰舰长斯密斯等人,在“路易莎号”等三艘船艇护卫下窜至九龙,以武力要挟供水、供粮,与正在该海域巡逻的大鹏参将赖恩爵率领的三支清军水师相遇。下午 2 时许 义律公然叫嚣,如果中方半小时内不为英军提供食物,他将下令击沉中国水师船。
▲香港三次割占示意图
中国水师严阵以待,毫不退缩。下午 2 时半, 义律果然下令开炮,一名中国水兵当场被炸死。中国水师英勇反抗,同仇敌忾,岸上炮台和海上的水师战船一起向英军开火,打得英侵略者纷纷落水,狼狈逃窜。下午 5 时,逃窜的英军见又有军舰“剑桥号”赶来增援,于是调转船头再战。“剑桥号”舰长道格拉斯率领英军企图迂回到中国水师战船后面进行偷袭, 中国水师发现后立即予以打击,多名英兵随着我炮声应声倒下,道格拉斯的胳膊被打穿,甚至义律的帽带也被炮火打断,险些丧命。英军再次溃逃。
这场战斗,据从南头城赶来支援的新安知县梁星源后来报告,当时在海上捞到的英军尸首共计 17 具,当地渔民此后又陆续发现多具尸体,皆予以掩埋。而此次战役中国水师仅牺牲二名,重伤二名,轻 伤二名。一名参加过九龙海战的英军士兵事后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我绝对不再参加这种战斗,从这次战斗里,我们已经被揍得很够受了。”
但英侵略者侵略之心不死。九龙海战之后,南头新安营又先后在防区内的穿鼻洋以及尖沙咀以北的官涌七战来犯英军,给英国舰队迎头痛击。其中,官涌山营盘因担心受到停泊于此的英军俯攻,在十天内, 对其发动了六次攻击。新安知县梁星源带领乡勇前后策应,水师由陈连升、伍通标、张斌、德连以及赖恩爵各领一路,与英军舰船展开了对攻战。在我水师猛烈炮火的攻击下,英多艘舰船中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害林维喜的水兵所在舰船,连中两炮,船舱起火,数名英军被击倒。战后,新安县军政官员上报朝廷:“旬日之内,大小接仗六次,俱系全胜。”
更为重要的:官涌海战之后,英军失去了在九龙尖沙咀洋面立足的可能,只能逃出尖沙咀洋面,在外洋四处寄泊。
毫无疑问,深港地区是当时抗击英殖民入侵的前哨。新安地区八战英夷,也就此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
但局部战争的胜利,已挽救不了封建帝国垂死的命运。
1840 年 6 月,英军舰船 47 艘、陆军 4000 人,在海军少将懿律率领下抵达珠江口外海。此时新安军民早已严阵以待,但英“东方远征军”到达香港海(今维多利亚港一带)后却未贸然进犯,而是北上侵犯厦 门,攻陷浙江定海,于 7 月底打到了北京的门户— 天津大沽口。1841 年 1 月 7 日,英军又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1841 年 1 月 20 日,义律单方面 宣布《穿鼻条约》成立,其中第一款即为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第二天,英军就驻军在香港岛。
至此,千年同根同宗的深港就此两地相隔。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