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事
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
特区“开山第一炮”
近现代史事截至2022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12.4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招商局营业收入767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52位,集团旗下招商银行以7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174位,如果将二者合并计算,其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将位列前50位。
今日之招商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央企”。2024-10-12
阅读更多 -
考虑再来深圳看看
近现代史事1991年夏,邓朴方到深圳考察。李灏前往其下榻的宾馆看望,聊天时,提到市委很想请小平同志再来深圳看看。邓朴方说:“老爷子有再到深圳看看的考虑,这次我回去以后再给他报告一下。您有机会去北京时,也可以直接去请一请,尽量争取今年冬天他老人家能来一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上海滩—香港岛—深圳湾
近现代史事本当离休颐养天年的袁庚本人,人生的价值空间也被訇然打开。往后余生,绝无虚度:他不但是让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再度鼓帆远航的优秀“船长”,还成了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上的拓荒者、引航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涉江浮海,半为招商
近现代史事李鸿章在复杂时局下游刃有余的“权变”之术,不但保住了洋务派的心血之作“船政”,还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开辟出了一块新天地。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富国强兵,轮船招商局
近现代史事在香港有四家由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金融机构领导的中央企业,块头大、产业广、实力强,人称驻港“四大央企”,分别是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和中国光大集团。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袁庚与“蛇口模式”
近现代史事之所以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袁庚的生平、经历,是因为年届61岁的他接手的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央企—香港招商局。在这个被誉为中国“天字第一号”的民族企业身上,流淌着中国百多年来社会经济领域生生不息的革新自强的血液,如何使之在新时代里偾张,是一副沉重而又光荣的历史重担。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经济特区的孕育
近现代史事《纽约时报》敏锐地捕捉到了经济特区成立背后涌动不息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大潮”,它第一时间发文评论:“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改革开放,终成共识
近现代史事千年来名不见经传,总长仅37公里的深圳河,被19世纪中叶以来弱肉强食的历史潮流无情地裹挟着,缓缓流进了惊涛拍岸的20世纪,宿命般地成为风云变幻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记录者。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
近现代史事截至1978年,深圳这边的罗芳村已有540多个青壮年跑到了深圳河对岸的香港罗芳村,留下的200多名村民基本上是跑不了或者不想跑的老弱、妇孺,以至于农忙时节,需要机关工作人员帮忙,人称罗芳村是“机关小农场”。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60年代深圳初试开放
近现代史事1961年5月和6月,陶铸两次到宝安县检查工作,实地调研后深刻认识到,适当放宽边防对搞活地方经济大有好处。他指示宝安县委要“利用香港,建设宝安”。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深圳河口,收放不易
近现代史事面对深圳河对岸短时间内涌过来的滚滚人潮,港英当局迅速表态反对,英国政府还向北京发出“照会”。中央政府因此要求宝安县委从速反映情况。就这样,仓促间抛出的“放宽”政策在施行不到4个月后就被无奈收回。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明月何曾是两乡
近现代史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长岭村里等待了15个年头的叶青茂,终于可以踏上阔别50多年、魂牵梦绕的故乡莲麻坑的弯弯山路……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河两岸,同村同宗
近现代史事莲麻坑村和长岭村原本是一个村,却被突然变成界河的深圳河一分为二,莫名成了身份各异的“境内外”,最后更是被铁丝网阻隔,村民只能通过戒备森严的过境耕作口日出而作、日落即归。在深圳河畔,这种“两地同村”的现象当然不是孤例,但莲麻坑村和长岭村无疑是一个典型样本。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同步实现“四化”
近现代史事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拥有全世界第一个股票全自动交易的电脑网络系统,而发达国家的股市一直采用人工交易方式。即使是电脑技术使用较早的香港地区,电脑也只是用来辅助查看行情。而发达国家股市交易主体大多是基金,股票交易的数额大,笔数少,没有网络交易的迫切需求。而中国是股民多、笔数多、数额小,股市试点的教训是,人工交易的效率极低,内幕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救市记
近现代史事1991年7月10日,深交所救市会议。禹国刚与王健研究了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应对股灾的经验,认为必须救市。禹国刚说,深圳股市是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没有免疫力,也不具备自愈能力,必须用“特效药”!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98年金融保卫战
近现代史事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军事立国之战,那么,1997—1998年以香港为最前线的金融保卫战,就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首秀”。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金融安全的“立国之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对决金融大鳄索罗斯
近现代史事他低估了香港和站在香港背后的中央政府保卫香港金融安全的决心,也低估了中国隐藏的资本实力—在香港,有无数实力雄厚的国企央企可以在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后全力以赴、破釜沉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股灾
近现代史事面对股市的狂热,深圳市政府加码调控措施。涨幅限制到千 分之五,印花税双向征收。禁止公职人员炒股的通知使得一些党 政干部开始抛售股票。进入 1991 年以后,股指掉头向下,开始 了内地股市建立以来第一个漫长的熊市。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港岛夜雨,紫荆花开
近现代史事文锦渡口岸是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主方向。一辆草绿色的卡车率先越过桥上分界线,车上21名官兵来自“大渡河连”—一支60多年前在红军长征途中攻克天险的英雄连队。这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人民解放军首次踏上了香港这片令国人魂牵梦绕的神圣国土。6时15分,驻港部队驶经上水马会道时,受到了手持国旗和特区区旗群众的夹道欢迎。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天下大势
近现代史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电视台就已经建立,最初信号不强,连宝安都覆盖不全。内地人初到深圳,最惊奇的事情之一,是家家户户居然可以收看到香港的电视台。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近现代史事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经过22轮谈判后,中英双方终于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
近现代史事邓小平表示,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江之水越山来
近现代史事东深供水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由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专款兴建。这笔专款在当年确实是“不惜一切代价”的重大投入,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5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只有399.54亿元,东深供水工程一个建设项目,就已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千分之一。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江之源,血浓于水
近现代史事与深圳河北岸深圳文锦渡口岸对接的是深圳河南岸的香港文锦渡管制站。管制站东侧不远处靠近三岔河口的边境禁区里,两座不起眼的泵房建筑掩映在扶疏的草木中。这里是禁区中的禁区,不要说外地人,就连绝大多数香港本地人也无缘踏足。因为,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管道的终点——木湖抽水站。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觉醒之年——马志民
近现代史事马志民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白沙镇马洞上迳头村。17岁参加东江纵队。广东解放,参与接收九龙海关,1958年任宝安县委统战部部长。
2024-10-10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