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折折叠叠为了谁
作者:黄启键 来源:《一滴敢报江海信》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8-16 人已围观
有许多事已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宝安日报》总编辑平照上任不久来访,谈起新闻事业发展态势,难免又勾起我对那段职业生涯的回想。
命运中总会有些机缘令人无法阻挡。1996年仲春,我成为《宝安报》首任总编辑。这职务提拔虽非意愿,但我还是怀着感激到任。由此,我便告别采写、发布宝安新闻的机关科长岗位,由一个特约通讯员跃升为报社负责采编业务的“一把手”。
老社长和这个团队挺宽厚,也很包容。到任没几天,便让我承担起报纸出版终审工作。审稿看上去比写稿轻松,但我清楚在每个版面上签下“同意付印”四个字的责任担当。
编前会的选题策划、版面内容的布局安排及版面语言运用、标题及文字的修改提炼……点点滴滴,都不能有任何疏漏、大意。我很快发觉,报纸编审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考量着新闻敏感、导向把握、图文辨识,以及新闻背后的真相判断。记得1987年夏从事机关新闻工作之初,梅州一位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工作并不难,关键是要有热情。慢慢地,我发现我挺热爱报纸编辑工作,甚至还常常充满激情。编辑就是每天都在学习的职业,我乐此不疲。悄悄地,我业余进修三年,学毕哲学研究生课程,完成《新闻舆论导向的哲学思考》课题研究。
宝安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在20世纪50年代初,宝安县便办有报纸,后来在60年代因故停办。1993年元旦,撤县建区后成立的宝安区,撤销了区内10多家由各镇和部委办局主办的内部小报刊,于当年7月1日创办机关报《宝安报》。当时,这份报纸只有省内刊号,但其建制、运营一应俱全。融入宝安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大潮,这份报纸备受青睐,迅速发展,并拥有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起了7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印刷厂,实现了采、编、印刷、发行一体化。
日子就这么在字里行间流逝。纸、笔、镜头、键盘在手中流转,一张张散发新鲜墨香的报纸,承载着报人的新闻梦想,飞向千家万户。从每周一期到二期、三期,直至五期、六期,报人积淀着经验,报纸也积累着读者,一路高歌前行。2001年3月26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宝安报”更名为“宝安日报”,终于跻身全国公开发行之列,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刊号:CN44—0016。报社同人一起在报社大院栽种了一棵橡树,并立碑“茁壮成长”纪念。这一年年底,报社机构升格,老社长被提拔重用,我成为社长兼总编辑。
当时,以都市生活类综合性报纸为引擎的报业竞争硝烟弥漫。基层报纸虽然有其独特的依托和优势,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是日渐沉重的。在北京大兴举办的全国新任社长、总编辑任职资格培训,给我提供了与全国200多家同类报社交流的机会。我明白,报纸竞争的边界已被打破,基层机关报不能陶醉在区域“主流权威”的自我认知之中。于是,2002年初宝安日报社形成了“新闻立报、大报品位、宝安特色、大众口味”的办报理念,强调构建最具宝安特色的全面、深入、动人的新闻发布体系,明确以精准到位的政经新闻、百姓关切的民生新闻、深度挖掘的热点新闻,服务居民,赢得读者的办报思路。接着,又突出“读者本位”和“报纸有用性”,提高新闻信息的附加值,提高热线服务的关注度,增强生活、文娱资讯的实用性,以地缘亲近性强化读报的优先选择,喊出了“彰显真知,成就理想,办宝安人每日首选的报纸”的口号。随后,又把贴近宝安实际的新闻资讯服务的取向定位具体化、明晰化为“社区传媒,生活必需”,打造社区生活“必需品”,开始了机关报市场化的全方位探索。
报人总是在采编、生产、发行流水线上紧张忙碌,风风火火。办报的理念和定位确立后,围绕着内容生产,《宝安日报》不停不歇地改版扩版。先是把对开4版改为4开16版,版面小了,但报纸总体容量增加了一倍,接着又在每周五增版至24个版。根据不同内容策划,版面也随时随地扩增。报社十年庆制作了80版的“与时代同行”特刊。宝安建区十周年时,更推出了多达144版的“宝安辉煌跨越十周年”特刊,成为读者争相收藏的珍品力作。
配合区中心工作,《宝安日报》大胆尝试选题策划的改革,对新闻要素进行深度介入和挖掘,以组合式、全景式的特刊报道,提供具有思想见地、传播价值的信息精品,释放引人入胜的舆论引导张力。还会以全息解读、约访对话、综合述评等手段,让典型报道鲜活起来,易于入心入脑。“新闻热线”则契合了读者对改善服务的诉求,引起有关单位重视,那些看似鸡毛蒜皮、鸡零狗碎的社区小事的解决,实现了与读者的信息互通,反响热烈。热线报道由1个专栏扩增至2个版,一时成为宝安释疑解惑、贴心服务的“热点”。此时,以生活消费、广告营销、专题策划为主要内容的频繁增、扩版,每每让报人感受市场的认同和沉甸甸的收获。2004年2月,报社在记者驻站的基础上,在龙华街道辖区定向出版发行了16个版的《龙华新闻》周刊,迈出多元扩展探索的第一步。至于版式语言,首先对头版进行了大“变脸”,采用封面大照片、导读大标题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这对当时的基层机关报来说也是破天荒的突破。
一切都在“常创常新”中寻找变化。面对报业竞争压力,报社开展了一场“市场决定命运”大讨论,进行了“蹲下身子、贴着地皮”深入市场第一线的系列行动。同时,明确“小报精办”,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在内部机构设置上,打破了事业单位传统框架,实行全员聘任制,采取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员工双向选择定编定岗定员,以及首席记者、版面主编为骨干的用人机制。精编辑、大采访的采编流程再造,实现了扁平化管理的高效运行。
需要靠经营来补助经费的事业体制内,“大锅饭”的弊端显而易见。为此,报社废除了旱涝保收形成的薪酬体系,建立了年薪制和量化考核相结合,以量的考核为基础、质的考核为主导的考核分配机制,形成了工作量化绩效评估体系,所有员工的收入都与办报质量效益挂钩,激发了每个员工提升采编质量、提高报纸品牌影响力的积极性、创造性。采编人员除了要细采精编出“精品”,还要走出编辑部穿上发行员的“红马甲”到街头当“报童”、到小区“扫楼”、到街区“扫店”推销报纸,与读者“零距离”接触以检验报纸被市场接受的程度。有一段时期,报社与宝安机场航空公司协作,在航班上配送《宝安日报》,开创了基层报纸拓展读者群的先河。报社还持续开展一系列报纸与读者、报纸与广告客户互动双赢的社会公益活动,调动读者参与,拉近受众距离,做旺报纸人气。
经营管理改革要突破事业单位体制的框框,实属不易。2002年初,报社推行广告、发行、印刷三大经营项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时,对于吃惯“财政饭”、过惯安逸日子的职员队伍来说,是有相当大阻力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为慎重起见,报社领导班子采用社务公开方式就目标管理方案和竞选规则实行了“五上五下”公开征求意见。当竞争者在台上慷慨陈词亮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之“剑”时,台下还是有不少同人不置可否的。但一年后经营结果揭开盖子时,翻一番的成绩令曾经将信将疑的人精神为之一振,报社由此坚定了以改革创新促进报业发展的信心。
在一次报社年终总结会上,一位同事唱起《千纸鹤》这首歌,唱腔功力欠佳,但发自内心的声音很有感染力。我说,这首歌是报人抒发对报纸无限热爱的情歌。“折折叠叠都是为了你……反反复复也是为了你。”爱太深、情太真,对报纸越陷越深不后悔。“折折叠叠”地写稿改稿、编版制版、分报送报中,报纸成为生活必需品,让读者在阅读的“折折叠叠”中长久受益。
正是出于这种对报纸真真切切的热爱和执着,《宝安日报》形成了“彰显真知、成就理想”的文化观念和团队精神。这是当时《宝安日报》团队的文化标志。记得有位记者在2002年底写了离职申请,前往省里办的报纸高就,表明自己在报社工作几年,虽然没有成就全部理想,但还是成就了部分理想;虽然内心有难舍之情,但还是想去闯一闯。事过七个月,这位同事又诚恳提出申请重新回来当记者,报社又接纳了他。类似离开了又回归的先后有五人,足以说明这个团队、这个平台充分包容有新闻理想情怀的人。《宝安日报》就是这样,在见证宝安的快速发展中崇真求实,用新闻报道提升读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用有价值的资讯服务赢得读者的真心热爱。在精益求精的新闻传播中,团队形成了拒绝借口、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十分力不出九分、遵循章法注重细节等执行力文化,也构筑了报社势不可当的事业团队核心竞争力。
报社生死存亡的挑战不期而至。2003年下半年,国内开展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报刊治散治滥活动,主要是整顿依靠行政手段摊派发行报刊和经营广告行为,减轻农民和基层负担,其主要衡量标准是报刊的市场化程度。这次,全国撤销、停办677家报刊。《宝安日报》凭市场化运行的发行和广告经营实力,获得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为全国极少数保留下来的城市区级报纸之一,也是深圳仅存的区级报纸。记得那个难忘的夜晚,正在北京大学学习,并天天为保刊号而努力的我获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以电子邮件方式写了《致报社同人的一封信》。正是夜班时间,灯火通明的编辑部顿时沸腾。是啊,度过那段忧心如焚的日子,报社同人额手称庆的同时,无不感念:是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宝安日报》获得生机。一年后,按照报刊整顿的后续安排,《宝安日报》并入深圳报业集团,成为其主管主办的一份基层报纸。在集团化运作体系里,《宝安日报》更加突显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十年真是不短的岁月跨度。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06年暮春离开了《宝安日报》的工作岗位。笔底风云,纸上春秋。至少有十年,我和一个团队在办报事业平台上燃烧过激情,爬坡过坎不停步;至少有十年,我早已习惯熬更守夜的编辑作业,执着前行不后悔;至少有十年,报人们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同频共振,播种、耕耘、收获,记录时代,成就理想。
在互联网构建的全媒体时代,纸媒的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报纸作为历史最久的传媒,仍是富有价值的存在,纸质阅读不会被取代。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持续创新精神的《宝安日报》,更是一道充满活力的独特风景。我在《宝安日报》看不到版面缩减,更看不到消极倦怠。一批批年轻的新闻事业追梦者依然热爱着这个不断焕发生机的平台。当年栽下的那棵橡树,已由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份报纸,于今已办了27年,已成为宝安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文化符号。
每个夜晚,报社大楼一楼印刷厂那高斯轮转印刷机依然如期在轰鸣中飞速运转,新闻纸在此经过折叠后,承载着报人的理想、情怀和美好愿望,依然会散发到这方土地的每个角落。我相信,这张报纸、这个平台、这份事业,会生生不息、花繁果硕。
命运中总会有些机缘令人无法阻挡。1996年仲春,我成为《宝安报》首任总编辑。这职务提拔虽非意愿,但我还是怀着感激到任。由此,我便告别采写、发布宝安新闻的机关科长岗位,由一个特约通讯员跃升为报社负责采编业务的“一把手”。
老社长和这个团队挺宽厚,也很包容。到任没几天,便让我承担起报纸出版终审工作。审稿看上去比写稿轻松,但我清楚在每个版面上签下“同意付印”四个字的责任担当。
编前会的选题策划、版面内容的布局安排及版面语言运用、标题及文字的修改提炼……点点滴滴,都不能有任何疏漏、大意。我很快发觉,报纸编审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考量着新闻敏感、导向把握、图文辨识,以及新闻背后的真相判断。记得1987年夏从事机关新闻工作之初,梅州一位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工作并不难,关键是要有热情。慢慢地,我发现我挺热爱报纸编辑工作,甚至还常常充满激情。编辑就是每天都在学习的职业,我乐此不疲。悄悄地,我业余进修三年,学毕哲学研究生课程,完成《新闻舆论导向的哲学思考》课题研究。
宝安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在20世纪50年代初,宝安县便办有报纸,后来在60年代因故停办。1993年元旦,撤县建区后成立的宝安区,撤销了区内10多家由各镇和部委办局主办的内部小报刊,于当年7月1日创办机关报《宝安报》。当时,这份报纸只有省内刊号,但其建制、运营一应俱全。融入宝安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大潮,这份报纸备受青睐,迅速发展,并拥有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起了7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和印刷厂,实现了采、编、印刷、发行一体化。
日子就这么在字里行间流逝。纸、笔、镜头、键盘在手中流转,一张张散发新鲜墨香的报纸,承载着报人的新闻梦想,飞向千家万户。从每周一期到二期、三期,直至五期、六期,报人积淀着经验,报纸也积累着读者,一路高歌前行。2001年3月26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宝安报”更名为“宝安日报”,终于跻身全国公开发行之列,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刊号:CN44—0016。报社同人一起在报社大院栽种了一棵橡树,并立碑“茁壮成长”纪念。这一年年底,报社机构升格,老社长被提拔重用,我成为社长兼总编辑。
当时,以都市生活类综合性报纸为引擎的报业竞争硝烟弥漫。基层报纸虽然有其独特的依托和优势,但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是日渐沉重的。在北京大兴举办的全国新任社长、总编辑任职资格培训,给我提供了与全国200多家同类报社交流的机会。我明白,报纸竞争的边界已被打破,基层机关报不能陶醉在区域“主流权威”的自我认知之中。于是,2002年初宝安日报社形成了“新闻立报、大报品位、宝安特色、大众口味”的办报理念,强调构建最具宝安特色的全面、深入、动人的新闻发布体系,明确以精准到位的政经新闻、百姓关切的民生新闻、深度挖掘的热点新闻,服务居民,赢得读者的办报思路。接着,又突出“读者本位”和“报纸有用性”,提高新闻信息的附加值,提高热线服务的关注度,增强生活、文娱资讯的实用性,以地缘亲近性强化读报的优先选择,喊出了“彰显真知,成就理想,办宝安人每日首选的报纸”的口号。随后,又把贴近宝安实际的新闻资讯服务的取向定位具体化、明晰化为“社区传媒,生活必需”,打造社区生活“必需品”,开始了机关报市场化的全方位探索。
报人总是在采编、生产、发行流水线上紧张忙碌,风风火火。办报的理念和定位确立后,围绕着内容生产,《宝安日报》不停不歇地改版扩版。先是把对开4版改为4开16版,版面小了,但报纸总体容量增加了一倍,接着又在每周五增版至24个版。根据不同内容策划,版面也随时随地扩增。报社十年庆制作了80版的“与时代同行”特刊。宝安建区十周年时,更推出了多达144版的“宝安辉煌跨越十周年”特刊,成为读者争相收藏的珍品力作。
配合区中心工作,《宝安日报》大胆尝试选题策划的改革,对新闻要素进行深度介入和挖掘,以组合式、全景式的特刊报道,提供具有思想见地、传播价值的信息精品,释放引人入胜的舆论引导张力。还会以全息解读、约访对话、综合述评等手段,让典型报道鲜活起来,易于入心入脑。“新闻热线”则契合了读者对改善服务的诉求,引起有关单位重视,那些看似鸡毛蒜皮、鸡零狗碎的社区小事的解决,实现了与读者的信息互通,反响热烈。热线报道由1个专栏扩增至2个版,一时成为宝安释疑解惑、贴心服务的“热点”。此时,以生活消费、广告营销、专题策划为主要内容的频繁增、扩版,每每让报人感受市场的认同和沉甸甸的收获。2004年2月,报社在记者驻站的基础上,在龙华街道辖区定向出版发行了16个版的《龙华新闻》周刊,迈出多元扩展探索的第一步。至于版式语言,首先对头版进行了大“变脸”,采用封面大照片、导读大标题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这对当时的基层机关报来说也是破天荒的突破。
一切都在“常创常新”中寻找变化。面对报业竞争压力,报社开展了一场“市场决定命运”大讨论,进行了“蹲下身子、贴着地皮”深入市场第一线的系列行动。同时,明确“小报精办”,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在内部机构设置上,打破了事业单位传统框架,实行全员聘任制,采取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员工双向选择定编定岗定员,以及首席记者、版面主编为骨干的用人机制。精编辑、大采访的采编流程再造,实现了扁平化管理的高效运行。
需要靠经营来补助经费的事业体制内,“大锅饭”的弊端显而易见。为此,报社废除了旱涝保收形成的薪酬体系,建立了年薪制和量化考核相结合,以量的考核为基础、质的考核为主导的考核分配机制,形成了工作量化绩效评估体系,所有员工的收入都与办报质量效益挂钩,激发了每个员工提升采编质量、提高报纸品牌影响力的积极性、创造性。采编人员除了要细采精编出“精品”,还要走出编辑部穿上发行员的“红马甲”到街头当“报童”、到小区“扫楼”、到街区“扫店”推销报纸,与读者“零距离”接触以检验报纸被市场接受的程度。有一段时期,报社与宝安机场航空公司协作,在航班上配送《宝安日报》,开创了基层报纸拓展读者群的先河。报社还持续开展一系列报纸与读者、报纸与广告客户互动双赢的社会公益活动,调动读者参与,拉近受众距离,做旺报纸人气。
经营管理改革要突破事业单位体制的框框,实属不易。2002年初,报社推行广告、发行、印刷三大经营项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时,对于吃惯“财政饭”、过惯安逸日子的职员队伍来说,是有相当大阻力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为慎重起见,报社领导班子采用社务公开方式就目标管理方案和竞选规则实行了“五上五下”公开征求意见。当竞争者在台上慷慨陈词亮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之“剑”时,台下还是有不少同人不置可否的。但一年后经营结果揭开盖子时,翻一番的成绩令曾经将信将疑的人精神为之一振,报社由此坚定了以改革创新促进报业发展的信心。
在一次报社年终总结会上,一位同事唱起《千纸鹤》这首歌,唱腔功力欠佳,但发自内心的声音很有感染力。我说,这首歌是报人抒发对报纸无限热爱的情歌。“折折叠叠都是为了你……反反复复也是为了你。”爱太深、情太真,对报纸越陷越深不后悔。“折折叠叠”地写稿改稿、编版制版、分报送报中,报纸成为生活必需品,让读者在阅读的“折折叠叠”中长久受益。
正是出于这种对报纸真真切切的热爱和执着,《宝安日报》形成了“彰显真知、成就理想”的文化观念和团队精神。这是当时《宝安日报》团队的文化标志。记得有位记者在2002年底写了离职申请,前往省里办的报纸高就,表明自己在报社工作几年,虽然没有成就全部理想,但还是成就了部分理想;虽然内心有难舍之情,但还是想去闯一闯。事过七个月,这位同事又诚恳提出申请重新回来当记者,报社又接纳了他。类似离开了又回归的先后有五人,足以说明这个团队、这个平台充分包容有新闻理想情怀的人。《宝安日报》就是这样,在见证宝安的快速发展中崇真求实,用新闻报道提升读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用有价值的资讯服务赢得读者的真心热爱。在精益求精的新闻传播中,团队形成了拒绝借口、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十分力不出九分、遵循章法注重细节等执行力文化,也构筑了报社势不可当的事业团队核心竞争力。
报社生死存亡的挑战不期而至。2003年下半年,国内开展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报刊治散治滥活动,主要是整顿依靠行政手段摊派发行报刊和经营广告行为,减轻农民和基层负担,其主要衡量标准是报刊的市场化程度。这次,全国撤销、停办677家报刊。《宝安日报》凭市场化运行的发行和广告经营实力,获得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为全国极少数保留下来的城市区级报纸之一,也是深圳仅存的区级报纸。记得那个难忘的夜晚,正在北京大学学习,并天天为保刊号而努力的我获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以电子邮件方式写了《致报社同人的一封信》。正是夜班时间,灯火通明的编辑部顿时沸腾。是啊,度过那段忧心如焚的日子,报社同人额手称庆的同时,无不感念:是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宝安日报》获得生机。一年后,按照报刊整顿的后续安排,《宝安日报》并入深圳报业集团,成为其主管主办的一份基层报纸。在集团化运作体系里,《宝安日报》更加突显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十年真是不短的岁月跨度。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06年暮春离开了《宝安日报》的工作岗位。笔底风云,纸上春秋。至少有十年,我和一个团队在办报事业平台上燃烧过激情,爬坡过坎不停步;至少有十年,我早已习惯熬更守夜的编辑作业,执着前行不后悔;至少有十年,报人们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同频共振,播种、耕耘、收获,记录时代,成就理想。
在互联网构建的全媒体时代,纸媒的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报纸作为历史最久的传媒,仍是富有价值的存在,纸质阅读不会被取代。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持续创新精神的《宝安日报》,更是一道充满活力的独特风景。我在《宝安日报》看不到版面缩减,更看不到消极倦怠。一批批年轻的新闻事业追梦者依然热爱着这个不断焕发生机的平台。当年栽下的那棵橡树,已由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份报纸,于今已办了27年,已成为宝安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文化符号。
每个夜晚,报社大楼一楼印刷厂那高斯轮转印刷机依然如期在轰鸣中飞速运转,新闻纸在此经过折叠后,承载着报人的理想、情怀和美好愿望,依然会散发到这方土地的每个角落。我相信,这张报纸、这个平台、这份事业,会生生不息、花繁果硕。
2020年11月13日
于观澜河畔
于观澜河畔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