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深圳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年)(三):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作者:贾建国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03 人已围观
(二)与国内部分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比较
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第一,从深圳和其他几个城市未来五年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策略看,一方面,深圳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长期以来位于全国前列,未来几年也与其他城市类似,加快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层次。但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深圳高职院校数量较少(仅3所),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上海、宁波已经开始逐步压缩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而深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24412人、普通高中招生数42615人,二者相差将近一倍。因此深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第二,在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总要求。目前,国内各个城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和认定方式基本达到统一,即“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获得教育系统领域的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本专业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或有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课教师。从几个城市的比较看,2015年深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达到60%,仅低于宁波(79%),而规划目标则与宁波都是最高的,预期达到85%,青岛、北京、广州和上海依次降低,表明深圳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由于深圳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都相对偏小(2016年全市共3所高职院校、24所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实现“双师型”教师在5年内从60%增加到85%(宁波五年内仅需增加6个百分点),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即便在2020年“双师型”教师比例方面达到了80%,但在“双师型”教师的绝对数量方面深圳仍然是落后于其他几个城市的。
为此,建议2017年及未来几年,我市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优势。一是采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在福田区、龙岗区各建设1所高水平的国际化中等职业学校;二是进一步支持现有职业院校与德国、瑞士等国外高水平院校合作,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高水平中德学院、中德技师学院,建成一批国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三是结合深圳经济产业发展实际需要,鼓励深圳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合作,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特色专业,为我市培养跨界产业紧缺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我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