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
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
深圳万科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我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社会综合1994年《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天景花园开创的“业主自治与专业服务相结合”的共管模式被正式纳入其中,从此,业主委员会这一创新的社区组织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
2023-04-17
阅读更多 -
深圳市率先实行互联网公开管理
社会综合“网络社会实体化管理和服务”举措的推出,开创了网络社会管理的先河,填补了我国网上警务工作的空白,促进了深圳市网络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树立了构建网上和谐警民关系的典范,为全国公安机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解决了长期困扰各级领导的互联网管理难题。公安部在深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公安机关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工作指引》,成为全国公安机关
2023-02-14
阅读更多 -
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
社会综合自1989年至今,深圳志愿服务事业已经走过了26年春秋,26年前的一部爱心电话,如今串起了深圳超过100万名各类志愿者的爱心,也串起了这座城市的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服务理念已成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
2023-02-14
阅读更多 -
深圳市社工首创“政府主导,民间运作”新模式
社会综合深圳社工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受到了肯定和推广,得到中组部、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对全国贡献很大,并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自主运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新格局。深圳的成功实践,也直接推动了国家层面系统政策文件的尽快出台。
2023-02-08
阅读更多 -
缔造热爱读书的城市新传统
社会综合2013 年10 月2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这是一份殊荣,是对一个只有34年历史,但却用十多年的时间坚持开展读书月、提倡阅读活动的城市的一种肯定。
为什么深圳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因为这里有热爱阅读的市民,因为市委市政府多年来推动全民阅读的自觉与坚持,因为读书月先进而朴素的理念对全民阅读的引领,因为2023-02-02
阅读更多 -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
社会综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和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命运和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加速转型,城市竞争已经从拼经济、拼管理进入到拼文化的新阶段,文化、文明、精神正在逐渐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003 年,深圳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2012 年,在总结近十年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深圳市委市政府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
2023-02-02
阅读更多 -
创办深圳“读书月”的原因
社会综合读书本是个人的行为,一个城市为什么要以“读书月”的形式持之以恒地去推动?因为这种形式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提倡的价值观念、文明模式和生活模式,就是让“以读书为荣”成为我们的价值理念,让“以读书为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以读书为用”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我们所留给后世的,不应只是物质上的丰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创造。我们筑造的不仅是高楼2023-02-01
阅读更多 -
城市空间缝隙中的青春成长 :白雪
社会综合20世纪90年代,少年的白雪跟随父母来到深圳,成为一名"深二代"。1997年香港回归时,她作为深圳小学生中的一员,去送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这仿佛是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2023-01-28
阅读更多 -
城市小说的叙事黑洞 :姬中宪
社会综合阅读姬中宪的小说,难免会联想到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的观点:"叙事家有三种,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他们绝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
2023-01-28
阅读更多 -
社区写作与深圳文学
社会综合深圳文学反映的是中国的城市化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城市化理解为空间问题,地理空间、政治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等。对于深圳来说,很难像其他城市一样,有那么漫长的历史,如北京、上海、南京、西安,似乎不适合从时间上去讨论深圳文学,也许从空间上讨论更为恰当。
2023-01-28
阅读更多 -
《特区文学》: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多重面孔
社会综合《特区文学》,是与时代一起成长的文学期刊,是与一座年轻的城市一起成长的文学期刊,是这个时代的留声机,是这座城市的面孔。自1982年创刊以来,这本与时代和城市共命运的文学期刊,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与动荡,昔日辉煌自不必说,在波涛汹涌的新媒体时代,在喧器的商业都市洪流的夹缝中生存的一份纯文学刊物,是否还能做然坚守于神圣的位置之上?
2023-01-28
阅读更多 -
深圳话剧《庄先生》中的生命智慧
社会综合你我是生活在哪里的时空?前现代、现代抑或后现代?不晓得身心在何处,嘈杂、纠结、阴霾,在现代性的悖论中,惶恐、焦虑、不安。现代有力的节奏不停地催促我们,"快些,再快些,时间到了"。
2023-01-28
阅读更多 -
大榕树下是家园—深圳大型话剧《大榕树下》
社会综合深圳大型话剧《大榕树下》的文本本身仿佛就是一株千年的大榕树,主干做立、枝丫繁茂、绿意盎然。当微风吹过,摇曳多姿,荡人心田。《大榕树下》以深圳这座城市为背景,以两小时的容量,涵盖了这座移民城市四十年的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2023-01-28
阅读更多 -
舞台剧《深圳青年之12道选择题》中闪光的城市符号
社会综合卡尔维诺说,“看不见的城市”。是的,城市是看不见的。然而在舞台剧《深圳青年之12道选择题》中,分明看到了一座年轻而鲜活的城市,熟悉而陌生,遥远而亲切,她就是深圳。
2023-01-28
阅读更多 -
城市与乡村的女性关注
社会综合诗人谢湘南被评论界贴上的标签是打工诗人,打工诗歌是他的诗歌作品的主要特质,这样的标签极可能遮蔽了谢湘南诗歌创作的丰富性。实际上,他的诗歌中有一类非常醒目,目前评论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至少在所看到的资料中,还没有这一方面的评论。因为这类诗歌在谢湘南众多的诗歌中如此闪亮,让人不得不去关注,那就是女性关注。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与诗歌民刊的相互见证
社会综合在深圳,有一句很有诗意的话:“每一个深圳人都是一位诗人。”谢湘南是与城市一起成长的诗人,他个人的命运与城市的传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打工诗歌的早期表达
社会综合谢湘南早期的诗歌,写于20世纪90年代,诗人从农村来到城市. 居无定所,一边打工,一边进行诗歌创作,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的是打工文学的特质。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新工人阶级的城市体
社会综合1993年,19岁的谢湘南从家乡湖南来到深圳,做过装配工、搬运工、保安、推销员等工作。1997年,谢湘南参加了第14届“青春诗会”,“青春诗会”是由《诗刊》社于1980年开始举办的诗歌活动,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与电影人对话电影
社会综合王樽与香港导演许鞍华、韩国导演许秦豪的对话的发生场域也在深圳这座城市之中,当然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座城市,这其中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因为这是一座充满梦想的城市,每一个来深圳的人都是为寻梦而来,那么,这座城市仿佛就是一座梦工厂,所以在梦工厂中的关于电影的对话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它被赋予了另外的文化意义,原本轻松的对话增添了庄重的感觉,仿佛仪式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中的电影院
社会综合在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眼中,天堂就是电影院,因此他创作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天堂电影院》。在王樽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在电影中的形象
社会综合在《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中,深圳电影第一次得到了梳理,该书曝光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影片,材料扎实,因此显得难能可贵,它将成为未来深圳电影研究绕不过去的具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它的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深圳在电影中的形象,被王樽的笔梳理得丰富、多元而摇曳多姿,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光影中的城市
社会综合电影《误杀》中有一句台词:“您要是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您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压根没有任何离奇的事情。"王樽的心中驻守了何止一千部电影的军队,作为资深的文艺评论家,他畅游在文学与电影的世界中,深深地思考,尽情地书写,世间早已春光明媚、云淡风轻。可是他却说:“我书写,是因为无力直面世界的坚硬;我书写,是因为软弱与无能。"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科幻城市的新世界渴望
社会综合在《独角兽》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庞贝以科幻的方式对城市的书写和想象,呈现出他自己独特的把握"城市"的方式,这种文学表达方式也彰显了深圳这座科技城市的独特性。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科幻城市的情感链接
社会综合庞贝的《独角兽》中的科幻城市是未来的城市,未来城市中居住的是后人类,但科幻城市并不因此而成为冰冷的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它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确切地说,它是一座有情感链接的城市。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熟悉而陌生的科幻城市
社会综合庞贝在作品《独角兽》中搭建了曲径分岔的迷宫,那是他重新构想的城市的时间与空间,而独角兽则是他想象中的城市的未来市民。在这样一座人机交互的未来城市里,后人类时代的人们依然在工作、生活、演绎着爱恨情仇,延续历史文明,一切秩序井然,理性而正常。仿佛这不是幻想出来的世界,而是真实的世界就本该如此。
2023-01-20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