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
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
爱的流变与呼吁
社会综合苏珊·桑塔格说:"疾病的症状不是别的,而是爱的力量变相的显现;所有的疾病都只不过是变相的爱。”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人机交互的未来城市
社会综合也许深圳应该是最具科幻感的城市,因为它拥有强大的高科技产业的现实支撑,科技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疾病与城市的关系
社会综合尽管旧伤还没有完全疗愈,“文革”后的伤痕文学还是就此告一段落吧。1983年,李兰妮来到深圳工作,这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她又遭遇了什么?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文化人,一名文学写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孤岛上,她是否能够自若地"坐看云起云落"?
作家的写作与所居住的城市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病”的源头 :童年的创伤与母亲
社会综合李兰妮十岁那年,恰好是“文革”开始的那一年。1966年,也许无数个家庭的孩子,和懵懂无知的李兰妮一样,在人生中的这个重要阶段离开了父母,进入了集体主义的生活。虽然被父亲的同乡托管,但几乎是一个人独立地生活。许多年后,李兰妮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仍旧唏嘘不已。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当城市与疾病相遇
社会综合2008年,作为作家的疾病故事的文本,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以下简称《旷野无人》)一经出版,就注定了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因为这是一次令人感动的生命书写。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女性的精神救赎
社会综合王安忆在《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中说道:“女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受苦的、孤寂的、忍耐的,又是卑贱的。光荣的事业总是属于男人,辉煌的个性总是属于男人。岂不知,女人在孤寂而艰苦的忍耐中,在人性上或许早早超越了男人。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私人空间的强调
社会综合西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的开篇就提道:“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惯、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个人的独立与个性的要求。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消费主义的泥沼
社会综合蔡东认为,深圳的城市文学过于局限在底层叙事:"城中村、脚手架、贫困、死亡是规定动作,都市里除了民工就是老板,上演的故事要么是苦难悲歌要么是财富传奇。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中产阶级的城市叙事
社会综合蔡东于2006年硕士毕业后来到深圳,虽然是一位80后的年轻作家,但是她的文学创作却是非常成熟而优秀的。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批判性与生产性的精神探求
社会综合如果说,空间角度切入的写作手法以及以乡村为他者的城市书写还只是涉及吴君深圳系列小说的表层的话,那么,真正批判性与生产性的精神探求才是吴君书写一座城的内里与本质。如何书写城市?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以乡村为他者的城市书写
社会综合如何书写一座"城"?王安忆书写的《长恨歌》中,主人公王琦瑶几十年的活动空间都在上海这一座城里,没有其他环境的介入。葛亮在书写《朱雀》的时候,也没有离开南京这座城。可是,吴君的深圳系列小说中,除了对深圳这座城市的书写以外,始终有着另一隐含的他者的存在,那就是乡村。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真实地理坐标下的空间切入
社会综合在吴君作品的标题或者作品的正文中,出现了大量深圳真实的地理坐标,例如“华强北”“天鹅堡”“关外”“百花二路”“岗厦”“深圳西北角""十二条""二区到六区""十九英里""陈俊生大道""蔡屋围”,等等,不可枚举,这显然是作家有意为之。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如何书写一座城市
社会综合吴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深圳,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她是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的作家,她与城市相互见证彼此的青春,她专心致志地书写着这座城市,仿佛信徒一般,深情地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日出与日落。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生态文明的知识分子关怀
社会综合南翔作为作家,他的知识分子情怀表现在对生态文明的格外关注上。他认为:"我们常常会为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焦虑不安乃至争辩不休,相较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生态的维度我觉得应该尽快单独提出来思考。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家园意识的写作
社会综合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文学书写的比重明显在增加。同时,对城市现代性的批判也成为书写的主流。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在崭新的城市反思历史
社会综合20 世纪 90 年代末,南翔来到深圳,他通过书写,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老兵》《伯父的遗愿》《1975 年秋天的那片枫叶》《无法告别的父亲》《抄家》等都是书写“文革”历史的优秀篇章。
2023-01-20
阅读更多 -
知识分子的城市写作
社会综合南翔对新城市文学做了较为宽泛的界定,他认为,新城市文学的内涵、外延以及与诸学科的交叉,"理应是一个五彩缤纷、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开放系统"'。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我没有朋友”
社会综合身份无法确认的漂泊感以及人被异化的痛苦感,是城市移民的精神症候。在深圳的漂泊者,当初为了追求自由与梦想,"脚底生风"般地逃离令他们"厌倦"的故乡,到深圳来呼吸自由的空气,实现他们的梦想。然而,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这些对独立个体的追求欲望反而使他们堕入了孤独的精神深渊。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今夜深圳无眠”
社会综合深圳也许最应该书写的,是它的夜晚。不是因为它的五光十色,也不是因为它的灯红酒绿,而是因为,“今夜深圳无眠”。
2023-01-20
阅读更多 -
“你不是深圳人”
社会综合深圳是座口号之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摸着石头过河",这些口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为中国大众所熟知。但是,还有另外一句口号叫作"来了,就是深圳人",并不是那样耳熟能详。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移民的精神症候
社会综合邓一光2009年从武汉移居深圳,成为这座移民城市的移民作家。移民的根在原居地,不在移居地。移居地是经济社会之地,而不是感情和心灵的所在。
2023-01-20
阅读更多 -
逃离一座城市
社会综合薛忆沩说:“几乎所有的‘深圳人’都在想要逃离自己的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逃离自己的城市。
2023-01-20
阅读更多 -
无法逃离生命的时间与日常
社会综合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可以选择逃离,而城市所承载的生命的时间和日常如何逃离?城市不仅仅只有惊涛骇浪和欲望挣扎。
2023-01-20
阅读更多 -
逃离城市欲望的旋涡
社会综合美国社会学家伯曼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性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把人们裹挟卷入其中,现代性统一了全人类。但是,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统一,是纷争中的统一,它把我们推进了一个持续分裂与更新、抗争与矛盾、困惑与苦恼的大旋涡。"
2023-01-20
阅读更多 -
城市的隐喻与悖论
社会综合逃离城市,是对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波德莱尔和本雅明都有提及反城市化进程。逃离一座“城”,在这里,“城”,是一种隐喻,是一个符号。它不仅仅指向一座具体存在的城市,而且隐喻所有可能成为"城"的事物。
2023-01-20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