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14 人已围观


历史证明,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或转折关头,客家人都能挺身而出,敢为人先,创造奇迹。三百多年来,滨海客家人在最艰苦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经历了复界垦殖、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这六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中演绎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深圳故事,折射出滨海客家人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独特贡献。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南接香港新界,有蜿蜒260公里的海岸线,扼珠江口要冲,自西汉始就是通往南海、印度洋诸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和驿站。历史上,深圳地区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居住着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其中客家人居多。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翔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进入深圳则是在“迁海复界”发生之后的清康熙至乾隆年间。

三百多年来,深圳客家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辛勤垦殖,开枝散叶。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或重要的历史关头,深圳客家人都能挺身而出,敢为人先,创造奇迹。从复界垦殖、九龙海战、李朗开放、庚子首义、东纵抗日、蛇口试管这六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时间节点,可以梳理出一部深圳客家简史,从中演绎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折射出深圳客家人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独特贡献。

复界垦殖,开基创业

新安县历来是“粤省屏藩,全广门户”,为广东的海防重地。

清朝初年,以郑成功为代表的反清复明势力据守台湾,活跃于东南沿海。清廷为打击抗清势力,实行“坚壁清野”“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准入口”的禁海政策,将东南沿海边界线内迁五十里,再迁三十里。地处滨海的新安县,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列入“迁海”范围,官兵在沿海建筑炮台哨所,驻兵戍守,界外地区不准人们居住,房屋全部拆毁,田地不准耕种,不准出海捕鱼,凡越出界者立斩。这对于新安县和其他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史载:“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二《地语》中说:“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摘自 王卫宾.深圳掌故[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37.

自康熙六年(1667年)以来,广东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为民请命,上呈《展界复乡疏》,力陈“迁海”之弊,终获得康熙皇帝的恩准,于康熙八年(1669年)开始“复界”。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开始全面“复界”。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迁来新安县者渐众。西部主要是增城、东莞来的广府人,东部则多是从闽粤山区,尤其梅州来的客家人。但原居民死丧过半,归来者甚少,在“复界”后的三年间,即康熙八年至十年(1669—1671年),从邻近东莞、惠阳等地迁回新安县的居民仅3148人。于是清廷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垦政策,比如提供种子、耕牛,减免税赋等,鼓励招引农民复界垦殖,以此来推动招垦活动的开展。闽粤赣和东江流域的客家人,尤其是今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在招垦优惠政策的吸引下,纷纷奔赴滨海深圳,举家前来,掀起了恢复生产、开荒垦殖、重建家园的新高潮。清嘉庆《新安县志》记载,康熙八年到嘉庆二十三年(1669—1818年)的一百五十年间,新安县的人口已猛增至225979人,村庄增至865个,其中专为客家人设置的“客籍村”达345个。(摘自 张一兵.深圳古代简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91.)

当年来到深圳的客家人,大都是来自粤东兴梅地区,即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他们迁居新安后,大多聚居山区、海岛,如龙华龙岗、石岩、观澜、大屿山、内伶仃岛等处,有些则徙居到海滨,如沙头角、大梅沙、小梅沙、土洋、叠福等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客家移民,摒弃原“山地客家”重文轻商的传统观念,他们靠山面海,因地制宜,积极从事开垦山地、捕鱼种养、采石、商贸等行业,艰苦奋斗,开基立业。客家人自兴梅山区迁到深圳滨海客家地区后,也从单一的山区农业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渔业、手工业、商业并举,商业意识不断加强。在随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数百座客家大围屋如雨后春笋般建起。至今仍屹立在深圳地区的,便有大万世居鹤湖新居、龙田世居、大田世居等等。这些大围屋是客家围的标志性建筑,展现了深圳客家人的创业精神和建筑风格,每一座客家围屋的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

在当年响应清廷“复界招垦”号召的客家移民中,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名叫罗瑞凤,堪称这支移民大军中的创业英雄。

罗瑞凤,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的兴宁县叶塘镇。兴宁曾是闽粤赣陆路交通枢纽,粤东商品集散地,为历代商贸重郡。清康熙、乾隆年间,“潮汕之盐、江西之米、兴宁之布”均由兴宁转销各地。由于商贸活跃兴旺,兴宁县城曾被称为“小南京”,素有“无兴(宁)不成市”的乡谚,意思是兴宁人较有商业头脑,会经商。罗瑞凤出生在兴宁这个环境里,毫无疑问自小就被赋予“有商业头脑”的基因。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44岁的罗瑞凤拿定主意要到政府招垦的新安县去闯一闯。其父罗子拔按当地风俗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指点,风水先生提出一个“金鸡报晓定落基”的主意,嘱咐罗瑞凤新置一担竹箩,并以红纸染红,将报晓公鸡装于红竹箩当中,一直朝新安的方向走,待至公鸡报晓时,便在那里定居发展。罗瑞凤依照办理,踏上迁徙之路。旅程劳累,数天之后,正是筋疲力尽之时,所带公鸡“喔喔”报晓。罗瑞凤欣喜异常,见此地田园平坦,有一湖泊水甚清澈,认为此处即是落基之地,乃问及村人,方知此地叫龙岗。向村民说明来意,征得同意,便在此搭棚落基。当年因“迁海”过去不久,本地居民尚少。安居后,罗瑞凤挑着箩担,穿着草鞋、烂衣,从收破烂做起。身处异乡,扎根落户,如何创业兴家呢?

罗瑞凤想起先祖罗珠公——这位汉朝为官的先贤,他一生清廉自守,秉性刚直,曾亲自为家族制定罗氏家风家训二十条,告诫后人必须秉持“俭、廉、孝、礼、信”等理念。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罗瑞凤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尤其是勤俭,罗瑞凤可谓极尽俭朴,节衣缩食,甚至拣来河边的鹅卵石用盐腌起来放在箩筐里,吃饭时拿出来舔一舔,当下饭菜。不久,他站稳脚跟,开始做起小贩。兴宁客家黄酒远近闻名,罗瑞凤发挥专长,开起酿酒作坊。他利用家传酿酒手艺酿造的黄酒鲜甜可口,极受欢迎。他每天起早摸黑,往来于龙岗、东莞之间,贩卖黄酒,生意越做越旺。不久,罗瑞凤便在凤岗塘沥创办了瑞合商号,但他一直牢记先贤的教诲,经商以诚信为先,无论是做小贩,还是当商号老板,始终本着“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原则,虽然精打细算,却从不谋取暴利。

经过多年发展,罗瑞凤经济实力大增,在龙岗老街开设了不少店铺,如山货店、土杂店、缸瓦铺、粮油店、打金铺、铁铺等,并开有当铺。

不仅如此,罗氏族人在罗瑞凤的带领下,很有投资理念。他们“善观时变”,多方投资,除了将部分资金用于土地的购买外,还将生意从龙岗、东莞做到沿东江流域,最远还做到广州等地。鹤湖罗氏用其独有的发家模式,令他们的财富滚雪球似的得以增值,他们的村名也以商号“罗瑞合”相称。

客家人发财致富后讲究有“架造”,俗语亦有“潮人好食粥,客人好造屋”。钱财多了,罗瑞凤便购买土地,开始构建鹤湖新居。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座堪称“两百年前深圳平安大厦”的客家大围屋——鹤湖新居,拔地而起。罗瑞凤遵从古人“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之意,就像老燕用双翼庇护幼子一样,为后代人做出长远谋划。按照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办教育就是为子孙“谋”的重要内容,故罗瑞凤将鹤湖新居内的私塾取名为“诒燕堂”,寄托了他对子孙读书成才的期望。果然,罗氏族人从第三代开始,便有人考取功名,走向仕途。按《鹤湖谱》记载,瑞凤公后世共有20人享有科举功名与官位,这是他重视教育的结果。

从山地客家来到滨海深圳的罗瑞凤,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变成赫赫有名的“龙岗罗”,建造了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的鹤湖新居,成为当年滨海客家的创业英雄,其坚忍拼搏的历史足以让后人铭记。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