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深圳最早兴起“新民俗文化”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5-11 人已围观
民俗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传承、重复采用的行为方式和文化现象。不同地区、民族和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既是传统和恒久的,又是发展和变化的。深圳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各地移民来到此地的创业史与融合史。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滨海深圳,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使这座城市具有“五方杂处,风俗不纯”的移民特色,促进了“老客家”与“新移民”的融合。这种融汇、碰撞和激荡,也促使滨海客家在继承传统中移风易俗与变异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新民俗文化”。
据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芳回忆:“1988年,‘全国民间文艺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深圳、珠海两地举行,时任深圳民协副主席的杨宏海提交论文《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其间既细致梳理了溯至千年前的宝安县民俗传统,又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区新兴民间文艺琳琅满目的‘新民俗’现象做出深度学术化研究,将特区民俗概括为旅游、广场、社团、歌舞厅、饮食、服饰等七种新兴文化现象,并揭示新民俗的核心成因。”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理论刊物《民间文学论坛》也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篇题为《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的文章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这篇论文的撰写者杨宏海同志,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新民俗文化的介绍与分析,预测了中国民间文化现代发展的方向。他说所谓新民俗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继承祖国民间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民间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特点是大众性、商品性、开放性和娱乐性。他介绍的几种新民俗文化……引发了大家广泛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活跃而融洽。代表们对处于南海之滨深圳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文化观念进行了分析并畅谈了特区新民俗文化构成的原因。”该文章在北京《民间文学论坛》发表后,全国有20多家报刊转载,同年12月,《深圳经济特区年鉴》“民俗篇”全文转载。该文章也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学“银河奖”和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其实,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口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就以当年出现的新民俗文化现象为例:
旅游文化。深圳本来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但改革开放使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发展旅游文化潜力大增。华侨城集团创办的“锦绣中华”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开主题公园之先河,引领了整个国内的旅游业。
广场文化。自1986年以来,深圳出现“大家乐自娱晚会”的文化现象。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每逢周三及周日定期举行群众性娱乐晚会,只要自愿,谁都可以登台表演,主要是打工青年参与。“唱得好的给掌声,唱得不好的给笑声”,充满和谐欢愉。几年下来,从未发生过起哄、打架现象,亦被称为“打工文化奇观”。
歌舞厅文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兴起100多家歌舞厅,大都由中外合资的酒店宾馆经营。这些歌舞厅白天用作餐馆,晚上则成为歌舞厅。如一家歌舞厅的对联写道:“劲歌民谣中西乐多元化创新,寿宴喜酌南北菜丰俭各由人。”当时不少年轻人过生日或办结婚喜事都愿意到歌舞厅,还成立了深圳市歌舞厅联合会,选拔优秀演艺团队去北京演出。
饮食文化。深圳的宾馆酒楼、快餐店,荟萃了国内的佳肴美食。川、鲁、粤、苏、浙、闽、徽、湘、京、鄂等十大菜系,以及上海、广西等地的风味在深圳都能吃到,而且会根据当地市民、游客的口味进行调整创新。比如深圳的“北京烤鸭”,因为肉较瘦,不会太肥腻而受欢迎,很多人认为“深圳的北京烤鸭比北京的北京烤鸭好吃”。
以上只是深圳新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性”“商业性”“开放性”“自娱性”等特色。记得1989年中国民俗学会主席钟敬文来深圳考察时,深圳市民协主席杨宏海先生陪同他参观了正在兴建的“中国民俗文化村” 及有关文化设施,并就方兴未艾的深圳新民俗文化向他做了汇报。钟老对此很感兴趣,并给予热情鼓励。他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会出现都市新民俗文化,对这种现代民俗也要抓紧搜集和研究。民俗学就是要研究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文化现象,做到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问题研究并重。他还专门为杨宏海主编的《深圳民间文艺》题词:“搜集、研究和发扬地方民俗文化,是我们国民的庄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的需要。”
钟老当年还与杨宏海提及创建中国民俗学理论学派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都市民俗这方面的内容,希望深圳能够在都市民俗研究方面先走一步。时至今日,杨宏海回忆往事,慨叹由于种种原因,深圳虽然率先提出了这个理论课题,但研究的跟进与深入不济,理论上缺乏提升力度,辜负了钟老先生的厚望。今后有赖于深圳年轻一辈的民俗学者继续努力!
很赞哦! ( )
上一篇:客家民俗:九簋菜
下一篇: “非遗”文化与深圳新民俗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