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党建 党建

扫码关注

坚决扛起建设先行示范区主体责任: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来源: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4-25 人已围观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为城区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深圳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
 
明确社会治理目标。2018年1月召开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了新时期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九大战略任务,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更加规范有效的基层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最前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抓好各项民生工作,在教育、医疗、治水、交通、市容环境提升、特区一体化等领域加大力度。7月召开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市按照“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项目标,逐项梳理短板不足,持续将财政支出6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2019年,九大类民生支出达3013亿元,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持续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推动优质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学有所教”,保障所有符合条件学生的入学需求。2019年新增公办中小学位5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6%,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到全市所有区。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公办幼儿园比例已由原来的4%提高到30%,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路径改革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全市有全日制高校14所,全职两院院士48人,在校生11.3万人,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建成招生,高校已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最集中领域。职业院校与华为、比亚迪、平安科技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设模式,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189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高职学校“双高”计划拟建单位。

医疗卫生事业上新台阶。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深入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017年,深圳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市,项改革人选全国35项医改重大典型经验。2018年罗湖医改模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推荐。2019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500万,重疾险参保人达到750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推进医药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开展公立医院药品GPO集中采购改革,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减轻患者负担。医疗资源配置总量大幅增加,三级及三甲医院分别从2015年的25家、10家增加到2019年的46家和18家,床位数由3.8万张增加至5.1万张,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医疗卫生水平跨越式提升,引进了香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阜外医院、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医学院校来深办医办校,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达到80个,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全市有29个学科进人所在学科全国排名前100名,其中全省排名前3名的学科有5个。

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日益完善。落实“房住不炒”“一城一策”要求,在全国率先改革住房供应制度,构建4+2+2+2”多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即40%商品房、20%人才房、20%安居房、20%公租房的保障结构。2019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8万套,“十三五”期间累计达40万套。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深圳及时出台“2020深八条”调控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推动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4%以下,“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出台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措施,有效应对经济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持续减轻企业负担,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实施积极就业培训,开展失业人员就业帮扶,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行分级分类帮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深圳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依托信息平台提供精准跟踪服务,采取“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开展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全方位、精细化、专业化的跟踪服务。市、区、街道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联动,确定专人“一对一”帮扶,及时回应贫困劳动力的在深务工需求。开发建设“贫困劳动力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帮扶入库、稳岗就业、离深返乡的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的服务网络,推出敬老优待系列措施,60岁以上老人不论户籍全部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纳人深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扶贫范围。医疗保险实现广覆盖低缴费高保障,推广“与分级诊疗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总额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农民工个人每月缴费11元,即可享受不低于160万元的医保待遇。全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建设,出台《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鉴定流程,健全鉴定专家考核责任制度。通过社保降费率、实行社保浮动费率、发放生育津贴、失业稳岗补贴,持续减负优化营商环境。
 
“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根据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圳提出以决战决胜之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更硬举措拿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四个一”机制,紧盯全年重大活动节点和敏感节点,有效防范化解八大领域重大风险。坚决防范金融风险,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政策,在全国率先制定问题P2P网贷和私募基金良性退出指引。二是打赢精准脱贫和对口合作攻坚战。坚持帮扶不添乱、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扎实开展涉及9省54县(市、区)脱贫攻坚和对口帮扶工作。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深圳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32元,累计助力近200万人脱贫,百色、河池780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喀什深圳产业园三期、林芝华侨城国际汽车营地建成。加强与哈尔滨市对口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三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把水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超常规推进,实施全流域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完成13793个小区和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出租车电动化、实施工程车电动化试点、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PM2.5平均浓度降至24克/立方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蓝天、碧水、绿地成为常态。
 
深入开展平安深圳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成员百人以上的团伙数全国第一,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23.1%,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矛盾化解扎实有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果丰硕,福田区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宝安区“十万义警”群防群治模式获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罗湖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共治模式、龙华区创新流动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机制等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经验,龙岗区圾田街道被评为打造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实践创新项目升级示范单位,盐回港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坪山区“AI+视频”创新社会治理应用系统项目获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宝安区、南山区利用“块数据”创新社会治理试点经验获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肯定。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大市,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人员流动“大出大进”。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抢抓“第一时间”,发现全省首例可疑病例打响广东抗疫“第一枪”,20天高水平建成应急院区,在全国率先公布确诊患者居住小区、活动场所。坚持“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建立社区工作人员、社康医生、社区民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防控网络,成功处置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抵深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扎实做好集中隔离点管理服务,取得明显防控成效。坚持强化科技创新和防疫物资保障,出台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16条,调配2亿元专项资金加速科研攻关,推动口罩产能由春节前每天不到2万只的产量迅速提升到每天生产600万只,共向19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47.4亿美元。坚持服务全国全省“一盘棋”,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77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荆州,累计收治1100余名患者,派出20名检测人员支援北京。全面落实深港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深港跨境货车司机、跨境学童等收治100名患者重点人群疫情防控;累计向香港捐赠口罩超过2000万只。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肯定,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