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工程大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工程大事

    东深供水工程在5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发生过众多值得一记的大小事件,这里以文字形式,主要记载了工程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供读者一览。

    2023-08-07

    阅读更多
  • 水利部决定在全国水利系统广泛开展向“时代楷 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植物资源水利部决定在全国水利系统广泛开展向“时代楷 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北起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南至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水库,担负着向香港以及深圳、东莞超过2400万居民供水的重任,是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 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植物资源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 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亲切关怀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亲切关怀

    内地向香港供水,缘起同胞之情、手足之谊,更以其意义之深远、重大,深深牵系着党和国家及地方党政领导的心。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楷模代表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楷模代表

    东深供水工程是一条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渠,饱含着祖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骨肉之情,倾注了几代东深人的精神和心血。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东深精神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东深精神

    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东深供水工程是我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淡水困难,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的一项跨流域大型水利工程。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注入粤海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注入粤海

    今天,管理东深供水工程的是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其前身,正是组建于1965年的东深供水局。此次更名,并非基于企业的管理变革,而是源于曾被称为“2000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而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纪念大会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纪念大会

    1997年6月10日,北京。此时距香港回归仅剩21天。一场隆重的“向香港供水32周年纪念报告会”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与东深供水工程数十年建设史相关的开工仪式、竣工仪式、表彰大会等纪念活动,至此臻于最高潮。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变革管理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变革管理

    东深供水工程,是1963年底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简称“东深供水局”)组建于1965年,肩负着香港、深圳和东莞沿线乡镇的供水重任,1992年7月被国家评定为国有大型一档企业。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流域护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流域护水

    东深供水工程的源头起自东江,保护好东江水源,既是国家生态治理大背景下的治水需要,也是广东往深港供水“一盘棋”工作的要求。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安全保障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安全保障

    东深供水工程几近40年建设岁月,在长达80余公里的输水线上,曾经红旗猎猎、人影幢幢;曾经机器轰鸣、地动山摇,如今皆已归隐历史深处,在记忆中流动,在史册间闪现。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环保工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环保工程

    城市供水,水源充足是保障,清洁供水是根本。东深供水工程肩负着为香港、深圳和东莞几千万人民提供主要饮用水源的重任。与东深供水工程旨在解决水资源不间断供应的“东改工程”“应急工程”建设相接踵的,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水净化工程建设。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应急工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应急工程

    在整个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中,不能不特别提一下它的应急工程建设。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扩建改造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扩建改造

    东深供水工程初建完成并向香港供水后,香港食用水的紧张状况得到大大缓解。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初期建设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初期建设

    “东深供水工程总指挥部”的总指挥由时任广东省水电厅办公室主任的曾光担任,副总指挥由连维、黄志强、肖锋担任。大批水利工程专家随之到位,各执其事: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廖远祺任初建主管,廖纲林、马恩耀、麦尔康分别任工程规划、水工建筑和机电设备设计负责人,负责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技施阶段则组成了设计组进行现场设计,由汤德俊任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总理拍板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总理拍板

    香港市面上曾经的水荒场景,此时又重新显现。当年5月30日,港英当局新闻处发布特别公告,称全港从6月1日起实施严格“制水”,规定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水4小时;各街巷公共水喉,隔日供水一次……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港英当局派出巨轮前往珠江口装运淡水,以纾解困局。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深圳蓄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深圳蓄水

    在如今的深圳市罗湖区东北隅,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脚下有一湾恬静的淡水,轻轻荡漾在葱茏草木围合之中,宁谧的水面常年山色倒映,云影徘徊。这,便是粤港闻名的深圳水库—集雨面积达60.5平方公里,总库容4577万立方米,正常水位库容为3479万立方米。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库。说它特殊,是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就承担起了向香港供应淡水的历史使命。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香港之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香港之渴

    19世纪中叶香港开埠前后,这里居民的日常用水,多依赖山涧溪水和市民私人开凿的井水。随着移民源源不断涌入,溪井水逐渐不敷使用。在洋商的要求下,港英当局开始考虑“公共供水计划”,以求淡水稳定供应。此计划,不过是利用地表的水塘来储存雨水。1863年,香港兴建了首个水塘—薄扶林水塘,水塘和小水库由此成为港英时期香港的主要淡水来源,共建成了17个。抗战胜

    2023-08-04

    阅读更多
  • 深圳河古称滘水河

    植物资源深圳河古称滘水河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罗大佑这首委婉温润的歌曲一面世,就“流进”深港人民的心里,也“长流”在华人世界的乐坛上。这首歌里的“小河”,有人说是深圳河,我无法去台湾宝岛向罗大佑先生讨教;然而,深圳河确实是香港与深圳的一条界河,而且是香港最长的一条河流。

    2023-06-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化石森林:中国第一个硅化木迁地保存地

    植物资源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化石森林:中国第一个硅化木迁地保存地

    1999年9月25日,深圳化石森林建成仪式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举行。深圳化石森林是中国第一个硅化木迁地保存地,是中国第一个用公园形式大量收集保存硅化木的地方。

    2023-05-23

    阅读更多
  • 高山杜鹃“下山进城”之梦

    植物资源高山杜鹃“下山进城”之梦


    杜鹃花喜欢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尤其是常绿杜鹃类大多分布在横断山脉海拔 1000 ~ 4000 m 的高山、亚高山山地,在高山雪岭、深壑幽谷里静静地开放。中国杜鹃花在欧洲适应性非常好,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甚至到了“无鹃不成园”的地步。杜鹃花是中国传统名花,然而,无论园林工作者怎么努力,那些从欧洲引回来的大多都有中国杜鹃花血统的高山杜鹃园艺品种,抑

    2023-03-17

    阅读更多
  • 建设杜鹃花种质基因库

    植物资源建设杜鹃花种质基因库

    建设杜鹃花种质基因库是为了收集和长期保存杜鹃花植株或种子、花粉,或一部分活组织,以保护杜鹃花的遗传多样性。有了丰富的杜鹃花种质资源,不仅有利于开展自然教育,更有助于开展杜鹃花研究,培育杜鹃花新品种。梧桐山风景区作为从事自然资源保护的自然保护地,收集与保存杜鹃花活植株更有现实意义。

    2023-03-17

    阅读更多
  • 打造毛棉杜鹃的文化品牌

    植物资源打造毛棉杜鹃的文化品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是有声有色的风景,是城市的根,更是城市的魂,它赋予城市更独特的魅力。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量,有历史传承性。是否能把梧桐山丰富的杜鹃花资源及其靓丽多姿的景观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与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可以长期传承且叫得响的梧桐山文化品牌呢?

    2023-03-16

    阅读更多
  • 让杜鹃花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植物资源让杜鹃花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深圳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梧桐山海拔最高达 943.7 m,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沿大鹏湾吹向梧桐山,海拔 400 m 以上山顶区域春季常被薄雾笼罩,夏秋雨后在小梧桐、蝴蝶谷、好汉坡等几处垭口自南向北形成流动的云瀑,气势磅礴,形成著名的深圳新八景之一 ——“梧桐烟云”。随着海拔高度的梯度上升,气温也随之降低,山顶区域形成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杜鹃花生

    2023-03-16

    阅读更多
  • 梧桐山与杜鹃花的故事——揭开“云端仙子”的神秘面纱

    植物资源梧桐山与杜鹃花的故事——揭开“云端仙子”的神秘面纱

    杜鹃花广受人们的喜爱,被评为十大名花之一,被喻为“花中西施”。多少年来,梧桐山的杜鹃花默默无闻,在深山里零零星星、静悄悄地开,岁岁年年无人知,更无景观可言,而山上的吊钟花却广识于民。广东自明清时期就有用吊钟花插花作为年庆的习俗,每逢过年时节常有乡民上梧桐山砍吊钟花花枝,插在家中或是拿到花市售卖,历史上有以担计数的记载。

    2023-03-16

    阅读更多
 444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