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巷中总见一身影:大万世居
作者:王国华 来源:《街巷志:深圳体温》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9 人已围观
门楣上“大万世居”四个大字,像四只眼睛一样盯着来人。从正门进去,左右两侧的房间一个挨着一个,都已开辟为展览馆。内含大万世居的来历,客家人的漂泊史、繁衍史等。房间和房间之间,有一个门一个门地连着,亦即所有的房间都不会独立成篇。若有险情,两侧的门立即打开,进入另外的房间。隐私性较弱,但安全性大增。那脱离了围墙的房间,里面也像迷宫一样。从一个门进去,里边好几个门对着不同的方向。总共三四百个房间,折算下来,至少可供一二百个家庭一起居住。
透过木制窗户,可以闻到房子里边一股古旧的味道。窗户都很小,仅相当于现在的一块窗玻璃,方而深邃。合理推断,彼时窗户的采光功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在以纸糊窗的年代,开口若太大,会很冷。每一个分院落里都有天井,阳光泼下来,于小小的范围里蹿蹦跳跃,最后停稳。人在其中站一会儿,暖暖的,似可见故人站在对面。
道路不宽,多以鹅卵石铺地。慢悠悠浏览那一排排房子,有的依然干净整洁,有的已成断壁残垣,长满鬼针草和五色梅。一棵硕大的香蕉树傲立其间,浓绿宽大的叶子忽地伸到路边,扫到行人。一些墙面上贴着“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落款为“华侨城东部物业公司”。有的墙上还喷了二维码,我想扫一下。妻子说,别扫,你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万一是骗子呢?
由石头砌成的一道深深的排水沟,沿街直行。旧时的生活污水并不多,南方雨多,应是主要用于排放雨水,直抵门口的月池中。那碧绿的一汪水,从古至今,放鸭养鱼均宜,或许也可以当作救急的饮用水吧?
大院中,时有鸟鸣声响,浑厚得像老年人,偶尔急迫起来,依然有板有眼。一墙之隔,外面的鸟叫有所不同,叽叽喳喳,清脆单纯。
沧桑都被圈在了这一个巨大的院子中。
世居者,世代居住之意。“大万”二字,据称有几个来历。一个是形容巨大。《汉书·刘向传》中有“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之语,《汉书·匈奴传下》中则说“费岁以大万计”。大万世居仅墙体就需近五千立方米的泥沙灰石。所用石头重者达数十斤上百斤,均从几里外的大山陂铜锣潭运来。以“大万”概括这所宅院,也算贴切。另,《易经·乾卦·彖辞》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万”有朝气蓬勃,生生不息之意。还有一个说法,则是建设时取大门对联“大和保合,万福攸同”头两字,一直沿用至今。亦有说法称,“大万”两字生发于前,嵌字对联跟随在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已不可考。
很长时间内,广东的客家人都喜欢以家族为单位,建这样一个院落,容身更容心。根据个人财力与视野,院落有大有小。房屋的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大,直至恍然一巨室。
依传统分类,广东人有三大民系:潮汕、广府、客家。前二者定居此地也早,堪为土著。“客家”说法乃自谦,其实就是外来户,本为因战乱和饥荒被迫南迁逃难的中原人。五胡乱华、蒙古灭宋及至满人灭明等,都会引发蝴蝶效应。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这并非美好的历程。彼时的岭南还不是什么好地方,山高水远,荒蛮、瘴气、野兽,令人望而却步,罪犯多发配于此,苏东坡就曾被贬到今日深圳旁边的惠州。
“客人”们一批又一批来到,自然受到土著的非难和排挤,冲突不断,只能避居于水土贫瘠的山上。后来逐渐融入,也可以在平缓地带栖身,但娘胎里带来的戒备与防范还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便是表现之一。
很赞哦! ( )
上一篇:巷中总见一身影:老街寻标配
下一篇: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新潮:打工文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