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
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
任志录:通过考古研究证明深圳有悠久历史
口述史从山西到深圳,我从事考古行业已经30余载。深圳于我是个宝地,其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和充足的资金,都让我能敞开胸怀做研究,也因此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如今深圳的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学术研究也好,社会服务也罢,深圳需要更多触及灵魂的文化,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022-12-20
阅读更多 -
费英英:我是15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
口述史从2002年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深圳成为孤残儿童护理员,到坚守工作岗位17年,再到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我是150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也是带领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急先锋”,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照顾更多孩子、帮助更多人,为深圳这座充满爱的城市增添一份温暖。
2022-12-20
阅读更多 -
薛铮:为深圳建设“志愿者之城”贡献力量
口述史2003年,我加入深圳市义工联,注册成为深圳市义工,义工号是8881,从此开启了我10余年的义工服务人生。在这10余年中,我帮扶过外省灾区,在深圳参加过众多志愿活动,也在非洲经历过长达1年的援建工作。伴随着这些,深圳的志愿者事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学雷锋式的模式,到如今拥有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深圳在志愿者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2022-12-20
阅读更多 -
程涌:和父亲赌气出走当搬运工,却踩准时代节拍
口述史“奥士康的英文缩写就叫 ASK。作为民营企业家,我没读过大学,如果不学习,怎么能把一个 PCB 大厂搞好?”——奥士康董事长 程涌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张娜:做一名善良且公正的法律守护者
口述史当我从事法律职业这么多年之后再回头看,我仍然有一种特殊的职业荣誉感。工作17年,我处理了上千件案件,全部都是刑事案件,这触及社会各个方面。我们的生活远比戏剧要精彩,刑事案件像是天然的剧本,编排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和情节。但唯一不同的是,刑事案件所涉及的是人的生命与自由,包含着至高无上的生命价值。作为一名司法职业者,我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不忘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吴元:聚焦高端医学影像的创新斗士
口述史吴元,博士,毕业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深海精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海西高科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海西高科有限公司获2017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企业组三等奖、2017年光明新区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优胜奖。
2022-12-20
阅读更多 -
侴智:迈向世界.测量未来
口述史侴智,毕业于英国林肯大学,深圳市迈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曾任职于北大方正。2013年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人物”,2014年被授予“深圳杰出青年”称号。创业初期,他曾沦落为“孤家寡人”,但是经历了近九年时间,他的公司成为激光雷达产业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张隆基:抛下美国教授头衔归国治癌症
口述史张隆基,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院长。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莫菲特癌症中心高级专家,美国参与联合国核能委员会AIDS和癌症研究专家组代表顾问,美国FDA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组的特聘评审专家。十三年前,他抛下美国终身教授头衔、离开家人不远万里回祖国创业时,一定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去追求自己定义的幸福人生,用所学的医学在有生之年救活更多的生
2022-12-20
阅读更多 -
许明炎:瞄准基因测序产业归国创业
口述史许明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炎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后,回国创办了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普洛斯”),用三年时间完成4轮融资,总额数亿元。软银中国、深创投、磐谷创投、优选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是海普洛斯投资商。海普洛斯还成为软银在精准医疗和液
2022-12-20
阅读更多 -
李风华:创业点亮梦想的天空
口述史李风华,博士,毕业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深圳市唯酷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深圳市唯酷光电有限公司(简称“唯酷光电”)是一家只做开创性产品的企业,其异想天开的液晶技术已经应用在教室黑板、汽车风挡玻璃、眼镜和头盔玻璃上。
2022-12-20
阅读更多 -
陈汶祥:将满腔热情献给港口维修事业
口述史深圳这片热土给我提供了进取的机会,招商港务则给了我大胆革新的平台。近20年,我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企业生产一线的重要技术骨干,把自己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一颗赤子之心都献给了深深热爱的港口设备维修事业。未来,我希望自己还能继续为深圳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022-12-20
阅读更多 -
蒋宝琦:杏林春暖 医患情深
口述史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个病人医好,把每一次临床问诊当作最重要的事,就是15 年在深圳日复一日的意义所在。
2022-12-20
阅读更多 -
林俊君:从深创赛走出的新材料“黑马”
口述史林俊君,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德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参与《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行业标准、《涂膜隔热玻璃》国家标准的起草与制订。德厚科技是2009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企业,它研发的佳德透明隔热玻璃涂料成功解决了玻璃透明和隔热在应用中的难题。其董事长林俊君更是参与了《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行业标准、《涂
2022-12-20
阅读更多 -
蒋晶晶:种菜女博士圆了创业梦
口述史蒋晶晶,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蔬菜学专业,喜萃植物工厂创始人兼CEO。国家智慧植物工厂创新联盟常任主席、深圳市设施农业协会副会长。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喜萃植物工厂获2017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生物与生命健康行业决赛企业组二等奖、2017年深圳龙岗区“启迪杯”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三等奖。
2022-12-20
阅读更多 -
陈湘生:重塑城市,建世界最好的地下空间
口述史1956年6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研究员,博士,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完成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9项、工程项目3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次、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次,1997年获第三届中国优秀青
2022-12-20
阅读更多 -
马蔚华:与招行共辉煌,为公益献力量
口述史从1999年1月2日到招行报到算起,我在招行工作了14年零5个月。回顾这近15年的时间,我们有幸置身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银行规模、效益的高增长。招行的辉煌与荣耀,是全行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2013年,从招行退休后,我比以前更繁忙了。在公益和金融交叉的点上,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公益金融。我们应了解全球发展趋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刘卡丁:用智慧科学的设计为深圳地铁添砖加瓦
口述史深圳有创新的精神,更有创新的环境。20多年来,因为深圳给我提供了一个“敢为人先”的平台,我才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深圳地铁添砖加瓦,才能实现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地铁梦。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张杰夫:国产汽车核心零部件执牛耳者
口述史张杰夫,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比亚迪。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获2014年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赛)新能源行业总决赛成长组一等奖、2017年深圳龙岗区“启迪杯”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三等奖。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刘建伟:和而泰“掌门人”创业历程
口述史刘建伟,教授,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刘建伟曾在高校任教多年,他认为“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会非常大,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并将此当作人生的二次创业。
2022-12-20
阅读更多 -
黄鼎隆:用AI技术撬开搜图时代的金矿
口述史黄鼎隆,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机交互专业,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曾任职于谷歌、微软、腾讯和猫途鹰。码隆科技是软银中国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因此备受瞩目。《人民日报》曾如此评价码隆科技:“中国初创企业的技术在全球舞台上,不再是跟风式的发展,而是引领式的发展。”
2022-12-20
阅读更多 -
李泽湘: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创意变成创业
口述史196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专家,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教授,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PARK董事长。
深圳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它的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而深圳也以它的实干精神和优越的创业条件为有梦想的人提供逐梦的2022-12-20
阅读更多 -
贺鹏麟:维修工掘金车联网
口述史贺鹏麟,深圳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鹏城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正月初六,贺鹏麟离开湖南老家来到深圳八卦岭,当修车学徒工。那年他刚19岁,父母双亡,仅有初中文化水平,能够靠手艺混口饭吃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2022-12-20
阅读更多 -
吴勇谋:从打工仔到服务机器人领军者
口述史吴勇谋,深圳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勇艺科技园(河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常务副会长、河源市政协常务委员。2017年,获第五届“深圳十大青年领袖”称号,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品牌十大杰出人物”
2022-12-20
阅读更多 -
日月如梭 诗词留痕
口述史近年,我常看电视中的“古典诗词比赛”节目。参赛的中小学生,古典诗词知识之丰富,记忆之准确,背诵之娴熟,令我无比羡慕、叹服,并引起强烈共鸣!其实,我也是一个古典诗词爱
好者。2022-12-20
阅读更多 -
心怀读者 贴近读者 服务读者——在深圳商报社分管群工部和舆论监督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口述史来《深圳商报》后,“群工部”是我一直分管的部门之一。
群工部—“群众工作部”的简称,有的报社称为读者来信、读者来访部等。传统的群工部主要工作就是联系通讯员、处理读者来信、发放稿费之类的事情,在大多数报社只配备几个人,由于没有硬性的工作指标,报社领导一般不重视,甚至将一些采编业务水平相对较弱的人员安排在这里,这几乎成为各报社的普遍现象2022-12-1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