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自然地理 > 自然综合 自然综合

  • 逆袭者(一)

    植物资源逆袭者(一)

    中心河夹在一条道路的中间。路名为“南山中心路”。河西岸的车辆由北往南开。对岸反之。两岸是同一条路。友人老亨说,这将来会是深圳最漂亮的一条路,就为这一句话,我跑来好几次。

    2024-10-22

    阅读更多
  • 生死河(五)

    植物资源生死河(五)

    一条死去的河活过来了。但它不是死而复生,而是硬给翻了个个儿,变成了另外一条河。一条穿行于山林间,汹涌奔腾、窜蹦跳跃、来去自由的大水,变成了花枝招展的“植物河”。它头上缠满了绷带,绷带上绣着漂亮的logo,搭着呼吸机,吃着各种补药,维持着正常的热量和能量。

    2024-10-22

    阅读更多
  • 生死河(四)

    植物资源生死河(四)

    东莞市长安镇。有段时间一直传说要设立一些镇级市,长安和附近的虎门镇多次被耳语式点名。这个名为“镇”实为市的地域,距茅洲河几百米的一侧,是一个挨一个的工厂,有电子厂、金属加工厂等。门口站着很多年轻人,有工间休息的,有应聘的,有些不知在干什么。他们一律静悄悄,从不大声吵嚷,似乎已将自己定位为时代中的一点儿点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不是很强烈

    2024-10-22

    阅读更多
  • 生死河(三)

    植物资源生死河(三)

    沿茅洲河一路往下,建了若干个公园。有的工厂或居民楼离河太近,几乎擦肩而过。地域稍宽一点的地方,种草种花种树,修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乃至建个喷泉,便成一公园。最大最著名者,或为燕罗湿地公园。此处水面颇宽,至少三五十米,百八十米也不意外。波光粼粼,深不可测的样子。阳光贴在水面,随着波浪闪出黑一块白一块长一块短一块的条纹来。如果不是立着警示牌,真想

    2024-10-22

    阅读更多
  • 生死河(二)

    植物资源生死河(二)

    2020年6月至8月,我数次在茅洲河附近流连走动。我看到了一条活着的河。听说,一些作家不愿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具体的日子,以免给文字折旧留下证据。而我之所以记下,是因不敢确定以后看到的茅洲河是否永远如此。

    2024-10-22

    阅读更多
  • 生死河(一)

    植物资源生死河(一)

    茅洲河属珠江水系,发源于深圳市阳台山北麓,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石岩、公明、光明农场、松岗和沙井等地,在沙井街道民主村入珠江口伶仃洋,干流长41.61 公里。经过多次改道,如今的下游为深圳市宝安区与东莞市长安镇的界河,名东宝河,长10.2 公里。以宽度、长度、水量、流域影响论,放到其他地方,也就稀松平常的一条河,但它是深圳最大的河,而深圳又是国内一线城市,所

    2024-10-18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工程大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工程大事

    东深供水工程在5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发生过众多值得一记的大小事件,这里以文字形式,主要记载了工程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供读者一览。

    2023-08-07

    阅读更多
  • 水利部决定在全国水利系统广泛开展向“时代楷 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植物资源水利部决定在全国水利系统广泛开展向“时代楷 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北起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南至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水库,担负着向香港以及深圳、东莞超过2400万居民供水的重任,是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 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植物资源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 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亲切关怀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亲切关怀

    内地向香港供水,缘起同胞之情、手足之谊,更以其意义之深远、重大,深深牵系着党和国家及地方党政领导的心。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楷模代表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楷模代表

    东深供水工程是一条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渠,饱含着祖国人民对香港同胞的骨肉之情,倾注了几代东深人的精神和心血。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东深精神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东深精神

    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东深供水工程是我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淡水困难,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的一项跨流域大型水利工程。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注入粤海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注入粤海

    今天,管理东深供水工程的是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其前身,正是组建于1965年的东深供水局。此次更名,并非基于企业的管理变革,而是源于曾被称为“2000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而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纪念大会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纪念大会

    1997年6月10日,北京。此时距香港回归仅剩21天。一场隆重的“向香港供水32周年纪念报告会”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与东深供水工程数十年建设史相关的开工仪式、竣工仪式、表彰大会等纪念活动,至此臻于最高潮。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变革管理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变革管理

    东深供水工程,是1963年底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简称“东深供水局”)组建于1965年,肩负着香港、深圳和东莞沿线乡镇的供水重任,1992年7月被国家评定为国有大型一档企业。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流域护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流域护水

    东深供水工程的源头起自东江,保护好东江水源,既是国家生态治理大背景下的治水需要,也是广东往深港供水“一盘棋”工作的要求。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安全保障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安全保障

    东深供水工程几近40年建设岁月,在长达80余公里的输水线上,曾经红旗猎猎、人影幢幢;曾经机器轰鸣、地动山摇,如今皆已归隐历史深处,在记忆中流动,在史册间闪现。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环保工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环保工程

    城市供水,水源充足是保障,清洁供水是根本。东深供水工程肩负着为香港、深圳和东莞几千万人民提供主要饮用水源的重任。与东深供水工程旨在解决水资源不间断供应的“东改工程”“应急工程”建设相接踵的,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水净化工程建设。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应急工程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应急工程

    在整个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中,不能不特别提一下它的应急工程建设。

    2023-08-07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扩建改造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扩建改造

    东深供水工程初建完成并向香港供水后,香港食用水的紧张状况得到大大缓解。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初期建设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初期建设

    “东深供水工程总指挥部”的总指挥由时任广东省水电厅办公室主任的曾光担任,副总指挥由连维、黄志强、肖锋担任。大批水利工程专家随之到位,各执其事: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廖远祺任初建主管,廖纲林、马恩耀、麦尔康分别任工程规划、水工建筑和机电设备设计负责人,负责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技施阶段则组成了设计组进行现场设计,由汤德俊任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总理拍板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总理拍板

    香港市面上曾经的水荒场景,此时又重新显现。当年5月30日,港英当局新闻处发布特别公告,称全港从6月1日起实施严格“制水”,规定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水4小时;各街巷公共水喉,隔日供水一次……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港英当局派出巨轮前往珠江口装运淡水,以纾解困局。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深圳蓄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深圳蓄水

    在如今的深圳市罗湖区东北隅,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脚下有一湾恬静的淡水,轻轻荡漾在葱茏草木围合之中,宁谧的水面常年山色倒映,云影徘徊。这,便是粤港闻名的深圳水库—集雨面积达60.5平方公里,总库容4577万立方米,正常水位库容为3479万立方米。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库。说它特殊,是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就承担起了向香港供应淡水的历史使命。

    2023-08-04

    阅读更多
  •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香港之渴

    植物资源“东深供水工程”实录——香港之渴

    19世纪中叶香港开埠前后,这里居民的日常用水,多依赖山涧溪水和市民私人开凿的井水。随着移民源源不断涌入,溪井水逐渐不敷使用。在洋商的要求下,港英当局开始考虑“公共供水计划”,以求淡水稳定供应。此计划,不过是利用地表的水塘来储存雨水。1863年,香港兴建了首个水塘—薄扶林水塘,水塘和小水库由此成为港英时期香港的主要淡水来源,共建成了17个。抗战胜

    2023-08-04

    阅读更多
  • 深圳河古称滘水河

    植物资源深圳河古称滘水河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罗大佑这首委婉温润的歌曲一面世,就“流进”深港人民的心里,也“长流”在华人世界的乐坛上。这首歌里的“小河”,有人说是深圳河,我无法去台湾宝岛向罗大佑先生讨教;然而,深圳河确实是香港与深圳的一条界河,而且是香港最长的一条河流。

    2023-06-1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