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社会
-
这里处处充满关爱
医卫综合2011 年 8 月 30 日,《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三审,将于 2012 年 1 月 1 日实施。深圳目前心理、精神卫生医疗状况究竟如何?从业人员工作状态如何?日前,本报记者用一天的时间跟随护士走进康宁医院精神病女病区,在一线体验护理重性精神病人的工作。
2023-01-17
阅读更多 -
牛尾、刺螺、香椿芽,小巷菜市
文化作品如果从天河路往沙河路方向走,看你的右手边,150号;从沙河路往天河路方向,看你的左手边,154号,拐进去,是一段细细长长的市场。青菜肉类、干品海鲜,你能想到的,都能找到,湖北的藕尖、湖南的香干、广西的酸笋、东北的蕨菜、阳江的豆豉、潮州的条……走不了二十米,就可以断定白石洲多方杂处,五湖四海。
2023-01-17
阅读更多 -
长风破浪正当时
医卫综合30 年发展,从小到大,服务不断上水平。医院致力于营造人性化雅致的诊疗康复环境,洁净明亮的病房,温馨周到的服务,爽朗舒心的笑声,精神病院的传统形象被彻底颠覆。这支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队伍,创造了连续 12 年“零医疗事故、零重大医疗差错、零重大医疗纠纷”的奇迹。病人满意度名列前茅,整体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成绩连年优秀,获评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康宁医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医卫综合30 年来,深圳市康宁医院随着特区一起成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叫得响的精神专科医院。医院重在预防的发展模式,推进了“心理卫生进社区”,关爱市民心理健康,救助流浪病人等创新的做法,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去年,富士康事件发生以后,医院积极主动地介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妥善解决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01-17
阅读更多 -
骑行笔记
文化作品天气略凉。日历上,再过一日即立冬。而岭南,季节的一只脚已踏入秋天的门槛,另一只脚还留在夏天。黄槐花的金黄与羊蹄甲花的紫红,像两条绶带,披挂于路沿;斜坡之上,草木深郁,无数植物在自身的格律当中,形色盎然。这两天,每至黄昏,乌云涌动,阵雨倾下,野地上湿气淋漓。
2023-01-17
阅读更多 -
“兼防兼治”精神卫生模式成功转型
医卫综合从国际上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发展于 20 世纪 50 年代,实践证明这是减少心理疾病发病、预防复发、减少心理残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而它在我国刚起步,康宁医院作为先行者,除了接诊来院的患者,还主动走出医院,深入全市各个社区,把心理卫生服务送到市民身边。2005 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启动“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摇摇晃晃穿越城市的人
文化作品许多年前,在感情上吃了苦头的我,跑到深圳来避难。下飞机,出机场,拖着两个硕大的行李箱,来到330路机场大巴跟前。看看那锃亮、高大的330路大巴,我顷刻间觉得自己更加渺小了。我的大箱子倒是坚挺硬朗、傻不愣登地支棱着,蓬头垢面、满脸愁容的我,望着它进行了绝望的计算:要怎样才能把箱子搬到车上去。立起来、放倒、侧放,无论从哪个面下手,我都没办法把箱子抬离
2023-01-17
阅读更多 -
“五位一体” 保障市民精神卫生
医卫综合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仅用 30 多年时间就走完了
许多西方大城市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史上
的奇迹。深圳已成为中国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水平的城市之一;高速发展的经济,
也让深圳因各种因素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精神卫生凸显出“全国四最”……2023-01-17
阅读更多 -
深圳,你被谁抛弃? ——从“候鸟北飞”看深圳的危机意识
文化作品2002年11月,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这篇网文一开始通过网络在民间超能量传播,经《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在深圳乃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更引起深圳市市长的关注。深圳市政府及市民都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希望借此全面改变现实,深圳市市长对该文的正面回应是:谁也抛弃不了深圳。本文原载
2023-01-17
阅读更多 -
在大鹏坐看云卷云舒
文化作品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由鲲到鹏,经过神奇的化生。古人囿于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发展出一套化生论,如腐草为萤,石首鱼化为凫鸟,雀入大水为蛤。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那种察物未精,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而鲲鹏展翅,无疑可以看作一种令人振奋
2023-01-17
阅读更多 -
一位精神病院院长的喜与忧
医卫综合刘铁榜,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市康宁医院院长。2009 年,是他履任新职的第一年,也是他来深圳的第 12 个年头。他带着领导的殷殷嘱托,承载着康宁人的切切期盼,立志创新发展。他时刻牢记使命,倾注全部心血,推动深圳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一次采访中他向记者朋友吐露了自己内心的喜与忧 ......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是我的海
文化作品1994年3月1日,我出生在南澳人民医院。体重是标准的6.4斤,却因头围太大,险些让母上大人难产。此后,我在这个海滨小镇上度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的每一天。
2023-01-17
阅读更多 -
三城散记
文化作品在岭南,有几座山水相连的城市,它们有着连串的水路、陆路、飞天路。城与城之间,结成一至两个小时的生活圈,各色人群都可以来去自如。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
文化作品
深圳,在短短的十年里,由贫困的边陲小镇变成举世瞩目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其奥秘在哪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迷。《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采用经济理论与报告文学的手法,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描绘,朴实的叙述,详细地介绍了深圳经济特区从提出设想、奠基创业到初步繁荣的整个历史过程。本文是书中的部分节录, 原载《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海天出版社2023-01-17
阅读更多 -
国际化街区 见“圳”国际化
社会综合三月,碧空万里,微风轻拂,深圳正重现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一面用中韩双语写着“严谨把关抗疫情,真诚服务为居民”的锦旗正被送往南山区招商街道沿山社区。这是来自韩国首尔的外籍居民金润爽向沿山社区的工作人员真诚致谢。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深圳,这座拥有95%以上移民人口的国际化城市展现出的应对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反应迅速且井然有序。2020年3月26日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来了,就是深圳人
社会综合“来了,就是深圳人。” 不需要太多的形式和语言,这句话,成了几十年来踏上这片土地的人们的“接头暗号”。它出现在街头的公益海报里,出现在高票当选的“深圳十大观念”里,甚至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里,无论在官方或者民间的话语中,这句话都毫不违和,因为它已经完全融入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里,是城市“开放包容”精神的有力写照。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康宁医院概况
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始建于 1980 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时,政府出资 20 万元,选址在当时地处荒山野岭的罗湖区大头岭山脚下,属于田贝大队的土地(现翠竹路翠竹公园旁),建筑包括一个两层半门诊楼和两个病区。医院初建始称“深圳市精神病院”,最早的任务是收容和治疗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1982 年,医院更名为“深圳市康宁医院”,取“健康安宁”之意(源出《尚书·
2023-01-17
阅读更多 -
“双区”建设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
社会综合日升月落,波涛翻涌,伫立深圳湾畔,历史与现实汇聚于此。东眺,20世纪初,首批归国留学生詹天佑督建的罗湖桥,连接粤港两地,诉说着历史沧桑。西望,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飞腾于万顷碧波之上,气贯长虹,书写着当代中国迈步前行的矫健姿态。
2023-01-17
阅读更多 -
在烈日和暴雨下
文化作品5月6日,星期六。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32摄氏度,有阵雨。早上八点十分,小韦准备出门。在这之前,他戴上了遮阳帽,还特意在随身背包里放进了雨衣——除了雨衣,背包里还有他每天上班必带的花露水、袖套、创可贴、毛巾、饮用水。饮用水是他在自家的饮水机上接的,装在1555ml怡宝纯净水空瓶里。自从干上小黄车修理员以来,小韦特别留意天气预报。这一点,像他在广
2023-01-17
阅读更多 -
生机勃勃,前海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社会综合前海,特区中的特区,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潮头,向世界敞开大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前海,在这里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御风而行,这个时代不乏最具眼光的眺望者,也不缺最有勇气的前行者。在这里,一张白纸绘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短短几年,从一片滩涂上起步的前海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平方公里产出超百亿元,经济总量在千亿能级持续提升。
2023-01-17
阅读更多 -
回归母语的“深圳人”(新版序)
文化作品2013年初,在“深圳人”系列小说准备结集出版的前夕,我对小说集的书名仍然犹豫不决。我在《深圳人》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犹豫。我在"深圳人"系列小说受英语文学的影响和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间犹豫。最后,"虚荣心"帮助我做出了决定。
2023-01-17
阅读更多 -
不仅自然,而且文学(前言)
文化作品小时候,即20世纪60年代末,我随父母在赣西山区一个叫毛立山的小山村足足生活了三年。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这一生至今为止充满野趣的几年生活。
2023-01-17
阅读更多 -
解放路
文化作品1979年还没有深南大道,有很长的日子她想都不想天天走的路到底是什么路,也知道十字街或者老街这笼统的名,好像它不是街道倒像自家的什么人可以大呼小叫了。长年累月没想到要强行记住这解放路和人民路,这当年深圳最繁华的大街。
2023-01-17
阅读更多 -
我和深圳
文化作品来到深圳,新的环境,新的人事是积淀的继续,也给了我重新审视和感受已有的积淀的距离和视点。当然,深圳给予我的并不止于此,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讲述的。笼统地说一句,那就是:在深圳,我的创作还在继续,并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包括《从两个蛋开始》,其后的创作都是我成为“深圳人”之后的写作。
2023-01-17
阅读更多 -
玩具厂
文化作品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脚下这条路叫常黄路。尽管常黄路是我踏足东莞地域的开始,但第一次远走他乡,来到乡亲们口耳相传的南方,吸引我的东西太多。一条路的名字,与那些新鲜和奇异的事物相比,显得并不重要。
2023-01-1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