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社会
-
“后妈”的第一周攻略
教育综合新学期开始,我接手了初三一个新的班级,变成了“后妈”。工作以来,因为常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所以很多届学生都是其他老师带了两年,又送到我手里的。中途接班,与初一初二的原生班主任相比,初三班主任可不就是“后妈”吗?
2024-12-13
阅读更多 -
做一个“多面派”班主任
教育综合三年匆匆,一年飞逝,常驻九年级的我看到了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学生,他们鲜活而有生命力,他们绽放而又各奔东西。感知这一切的我,又怎么能不是一个“多面派”的班主任呢?我还想做你们最励志的朋友,最默契的队友,最懂你们的挚友,最有趣的玩伴,做你们心灵的依靠,做你们人生的港湾,做你们前途的指路人,做你们永远的班主任!
2024-12-12
阅读更多 -
感恩信任
教育综合在我成长为一名教师的路上,圣人曾告诉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说,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德育效果能推动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024-12-12
阅读更多 -
浪子回头金不换
教育综合每个老师或许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至少这么一位管不住自己,活泼好动的“混世魔王”。然而,我们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行为,逐渐发展到对他们个人的厌恶。其实,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这类特别活泼好动的孩子,本身是很聪明的,而且本质上并没有坏心眼。只是因为思维和身体的过于活跃,缺乏自控力,才有了“魔王”的属性,并不是道德品质上的败坏。只要我们得到他们的信
2024-12-12
阅读更多 -
爱你我就夸夸你
教育综合通过这个案例,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个道理,它适用于班级管理的点点滴滴。但是赞美不等于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也不等于不批评不教育。我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正确地改变这个学生,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是因为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具体教育引导外,也和学生本身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关。赞美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是学生表现自己的最好
2024-12-12
阅读更多 -
教育路途中,处处是风景
教育综合学生和老师一样,都会有情绪的波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的变化可能像疾风骤雨。遇到学生闹情绪,静静地观察比说教更加有效,给孩子点时间,他们如果要经历真正的成长,就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思考。作为引路人的我要学着理解学生,要多点耐心,给自己和学生时间慢慢成长。其实做班主任是很幸福的,因为学生每一天的成长,每一点滴的进步,都是教育路途中亮丽的风景。
2024-12-12
阅读更多 -
转班风波
教育综合任何一个教育问题,都不是单方的责任与义务,这一风波的解决,其实就是多方协作的结果,如果没有年级主任的支持,如果没有家长的认可,如果没有学生的接纳,我想,这个问题一定是一个定时炸弹,会炸得班内鸡犬不宁。所幸,任何问题都至少有三个解决办法,作为班主任,端正心态,运用科学方法,相信所有“风波”最后都能顺利解决。
2024-12-12
阅读更多 -
以心换新,从心启航宁欢
教育综合回想起之前在处理小奕的捣乱行为时,我花了大量时间,却不得其法。因为在我的固有印象里,小奕是个爱捣乱,不学习,喜欢给老师们制造各种事端的小孩。但经历了深入的了解之后,会发现每一种表象下,都有更深层次的行为成因。了解了成因之后,我进行了换位思考,从小奕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去引导他和鼓励他,而他也逐渐感受到了我的用心和关注,情绪也在向积极的方向变化。
2024-12-12
阅读更多 -
教育的希望
教育综合每一个教师必不可少的修炼就是面对“重注生”,因为他们往往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对“重注生”的教育耗去了老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教育效果却并不会那么尽如人意。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不能“守株待兔”;教育要“抓住契机”,更要“厚积薄发”。道理或许我们都懂,我们都渴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
2024-12-12
阅读更多 -
破土而出的树苗在成长
教育综合学生总会成长的,他们跟老师的对抗恰恰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就像一棵树苗,总是需要突破滋养保护它的土壤。合理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也不要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对学生降低要求,跟学生开玩笑而让学生没有界限感。师生关系可以是亦师亦友,但是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不断挑战规则,而你一旦接受不了就会激发长
2024-12-12
阅读更多 -
花开花落应有时
教育综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倘若花开太早,那也是个美丽的错误!因此,当面对初中阶段的孩子出现早恋倾向时,我们应该进行适当、适度的干预;在友情处理方面给予合情合理的引导。
2024-12-12
阅读更多 -
站在红土层上微笑的深圳城(五) 荔枝节的夜晚 吕锦华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站在红土层上微笑的深圳城(四) 在国商大厦喝壶茶 吕锦华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站在红土层上微笑的深圳城(三) 农贸市场一瞥 吕锦华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站在红土层上微笑的深圳城(二)父女会面竟匆匆 吕锦华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站在红土层上微笑的深圳城(一)途中第一餐 吕锦华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在深圳的高层建筑脚下 李清泉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登临骋目 卞毓方
文化作品我们放弃了小说、诗歌等体裁的文字,将目光集中在散文、随笔等记事、抒情的文字上。从编者的本意上讲,期望这些文字,既可反映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变化和重要节点,又容纳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体验、记忆、情感,也就是追随城市的脚步,捕捉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4-12-10
阅读更多 -
灌溉心灵之花,培育健全人格
教育综合现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也势不可挡地改变着人们的一切,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快乐的同时,无论是游戏、小说,还是短视频,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形形色色的难以抵制的诱惑,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们的期待与他们还不成熟的行为之间的矛盾,使原本就狭小的自由空间变得更加拥挤,部分孩子不得不忍受着
2024-12-09
阅读更多 -
点亮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教育综合一程山水一年华。校园里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让我们想起时,眼里的清光旖旎成满江笑意。一袭白裙,在冷若冰霜的面孔之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有威严!”我皱着眉,看着孩子们蹑手蹑脚地走进教室,这时听见两个女生怯怯地议论着:“班主任好凶啊,这三年怎么过啊。”我在心里窃喜,示意大家找位置坐下。却不知,接下来将经历那么多辛酸又甜蜜的故事。
2024-12-09
阅读更多 -
一束微光
教育综合正如歌曲《微光》中所唱:“我在黑暗中,化作一颗火种,想为你,点亮整片的星空。”作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我期盼每个孩子阳光生长,自信卓然,这是最朴素的愿望,但也是难以实现的愿望。我班上的羽哥(化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身材很瘦弱,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眼神总是很忧郁,脸上也少有孩子的天真。这孩子心事也少有人知,总是用不当的方式吸引大家的关注。对待这样的
2024-12-09
阅读更多 -
一个多出来的魔方
教育综合在我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角落,放着一块用魔方拼成的班牌。几年过去了,它的颜色渐渐褪去,显得有些破旧,占地面积也不小,但我一直不舍得搬走它。因为每每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件往事……
2024-12-09
阅读更多 -
我与他“不能说的秘密”
教育综合“老师,我的儿子才上一年级,怎么就成了学困生了?”一年级学生小田的妈妈对于孩子的学习充满了苦恼和困惑。
2024-12-09
阅读更多 -
给学生一份被接纳的爱
教育综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学生伤害,这种经历对于班主任来说是在所难免的。受伤后,我们只有无条件地接纳学生,既接纳学生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才能保持以淡定、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让问题得以解决。
2024-12-09
阅读更多 -
懂事危机
教育综合小时候越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皮亚杰
2024-12-0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