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史事典籍

  • 河套牵手,展翅高飞

    近现代史事河套牵手,展翅高飞

    创办“皇巴士”,促进香港新界西北地区与深圳的往来便利,只是文伙泰的初试啼声。真正让他名列推进深港合作“名人堂”的,是他最早提出了深圳河河套开发和河套开发“一河两岸”规划。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文氏血脉,泽被深港

    近现代史事文氏血脉,泽被深港

    这首被列入部编版语文课本、题为《过零丁洋》的述志诗,震古烁今,光照天地,演化成为中华民族气节符号。也让其作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末三杰”之一的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永载史册,永“照汗青”。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深港携手,联合治河

    近现代史事深港携手,联合治河

    1993年的这两场洪灾,深圳河北岸创巨痛深,南岸的香港新界地区也无法幸免,险情不断,损失巨大。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暴雨松动谈判僵局

    近现代史事暴雨松动谈判僵局

    1981年12月30日,时任港督麦理浩访问深圳。1982年4月30日,深港两地政府各自组织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签署了《深圳—香港关于增辟两地之间通道的协议》。这个被称作“深港协议”的文件就兴建皇岗—落马洲大桥、文锦渡口岸新桥和增开沙头角陆路口岸,设立大小梅沙至香港旅游专用口岸等议题达成了共识。协议的第四节特别写明:深圳河段应予治理,以防河水污染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小河弯弯,大有文章

    近现代史事小河弯弯,大有文章

    在罗大佑笔下,《东方之珠》里一咏三叹的深圳河是“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俨然是一副小家碧玉、人见人怜的温柔形象。

    2024-10-14

    阅读更多
  • 东方之珠,闪耀有时

    近现代史事东方之珠,闪耀有时

    在内地与西方世界“超级联系人”香港的示范、引流下,以香港为前进基地或者借道香港的海外资本大潮,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形式,一浪高过一浪涌入深圳,并逐波推进至珠江三角洲及岭南以北的内地城市。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近现代史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中国改革开放,港资“南雁北归”,如此天作之合,让早已跃跃欲试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外资眼热不已。深圳河畔、罗湖桥上,有滋有味地讲起了外商借道香港,在深圳等内地城市争抢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投资故事。

    2024-10-14

    阅读更多
  • 近水楼台,相逢有期

    近现代史事近水楼台,相逢有期

    今天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三来一补”,就是北上港资大潮翻卷起的第一波大型浪涌。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近现代史事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50年代中期,“重光”之后的香港度过了起起落落的10年。幸运的是,各种历史机缘下,香港的命运最终有惊无险。山重水复之后,总是能迎来柳暗花明。

    2024-10-14

    阅读更多
  • 风雨过后,彩虹将至

    近现代史事风雨过后,彩虹将至

    香港在随后数十年的逆袭,20世纪末在大中华地区的一枝独秀,根源于它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自由港定位、区位优势和地缘特征,也有赖于1950年代后变幻莫测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潮流的强力推动。

    2024-10-14

    阅读更多
  • 维港两岸,华人星火

    近现代史事维港两岸,华人星火

    意大利建筑大师、“新理性主义”理论和运动倡导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出版的《城市建筑学》中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

    2024-10-14

    阅读更多
  • 从画像到铜像

    近现代史事从画像到铜像

    1992年6月28日清晨,一幅高10米、宽30米,题为《小平同志在深圳》的邓小平巨幅画像,在深圳市中心区深南大道与红岭路十字路口西北角、荔枝公园东南出口竖起,深圳市委大院近在咫尺。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近现代史事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同时代的伟大人物可比于空中的巨星。当他们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便不禁向他们瞻望。如果我们有幸能分享这种完美的品质,我们便感到鼓舞和受到陶冶。”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方风来,南国春早

    近现代史事东方风来,南国春早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之前的中国,正站在一个事关国运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大地寂静无声,似乎在等待领路人登高一呼后的群山回应。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92年:春风去复来

    近现代史事1992年:春风去复来

    载入史册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春天的故事》,不约而同以“春天”为眼—1992年1—2月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发表南方谈话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中国春天”。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84年:厚重无比的题词

    近现代史事1984年:厚重无比的题词

    他还说:“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眼入脑,一见倾心

    近现代史事一眼入脑,一见倾心

    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此后高歌猛进,这句让人一眼入脑、一见倾心的标语,功莫大焉。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开往南方的列车

    近现代史事开往南方的列车

    1984年1月24日上午10时5分,从北京开来的专列缓缓驶入广州站。早已在此迎候的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登上专列,希望把小平同志和杨尚昆、王震等陪同领导接去珠岛宾馆休息。已届八十高龄的邓小平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先去深圳,在广州至深圳的列车上听取广东省委有关负责同志的汇报。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创造经典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灵感

    近现代史事创造经典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灵感

    多年以后,袁庚回忆说,蛇口工业区初创时亲历的两件事引发了他的思考,给了他创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经典标语的灵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蛇口模式,希望之窗

    近现代史事蛇口模式,希望之窗

    而那句最终内化为招商局乃至深圳城市基因,激发了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更是成了20世纪末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呼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业标志性的口号之一。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第一代标杆企业

    近现代史事第一代标杆企业

    像袁庚这样的奠基型改革闯将和招商局、华为公司、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集集团、海王生物等深圳经济特区标杆型企业,是蛇口的骄傲,是深圳的幸运,也是中国的财富。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特区“开山第一炮”

    近现代史事特区“开山第一炮”

    截至2022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12.4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招商局营业收入767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52位,集团旗下招商银行以7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174位,如果将二者合并计算,其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将位列前50位。

    今日之招商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央企”。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考虑再来深圳看看

    近现代史事考虑再来深圳看看

    1991年夏,邓朴方到深圳考察。李灏前往其下榻的宾馆看望,聊天时,提到市委很想请小平同志再来深圳看看。邓朴方说:“老爷子有再到深圳看看的考虑,这次我回去以后再给他报告一下。您有机会去北京时,也可以直接去请一请,尽量争取今年冬天他老人家能来一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上海滩—香港岛—深圳湾

    近现代史事上海滩—香港岛—深圳湾

    本当离休颐养天年的袁庚本人,人生的价值空间也被訇然打开。往后余生,绝无虚度:他不但是让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再度鼓帆远航的优秀“船长”,还成了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上的拓荒者、引航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涉江浮海,半为招商

    近现代史事涉江浮海,半为招商

    李鸿章在复杂时局下游刃有余的“权变”之术,不但保住了洋务派的心血之作“船政”,还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开辟出了一块新天地。

    2024-10-12

    阅读更多
 60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